中国古代孝子文化为何有市场?与美德有关,但又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孝子之所以浸入国人骨髓,是因为“有利可图”,即使这利是统治阶级刻意培育打造的,给孝子以利,使人争先效仿 《夜雨秋灯录》里《吴孝子》一篇,讲的就是一个聋哑孝子吴某,如何供奉母亲,并且得到了长官梅公及其公子优待,甚至连捻匪都不愿意伤害、惊扰他,使吴哑巴和他母亲都得以保全 其实这吴孝子,就是当地打造的“典型”,作为一个聋哑弱势群体,加上失去劳动能力的老母亲,这对组合透着贫穷、无助、苦难 所以当吴哑巴挑水时,不小心泼水溅到梅公子的漂亮衣服时,梅公子原本大怒,但听身边人说这是吴家哑孝子后,他转怒为喜,硬要塞给吴孝子500块钱(青蚨五竿) 后来帮助吴孝子立匾、买田的梅公,很可能就是这位梅公子的父亲,也就是当地的地方长官,一场“冲撞”,梅公子明显起意要立起这个典型 一个孝顺、身有残疾的弱者,锄强扶弱的侠义之举,是会让人上瘾的,哪怕高官公子也不例外
中国古代孝子文化为何有市场?与美德有关,但又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孝子之所以浸入国人
元二使安西故
2025-07-15 09:37: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