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突然甩出王炸——宁可亏掉55亿美元,也要和中国市场死磕到底。现

罗普娱记 2025-07-14 10:29:18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突然甩出王炸——宁可亏掉55亿美元,也要和中国市场死磕到底。现在美国卡脖子卡得更狠了,直接拼生态链控制权。两边都在抢未来科技的发言权,这局越玩越大。 2024年,美国商务部下了狠手,禁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高性能AI芯片,包括专为中国设计的H20。 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英伟达光是因为H20芯片库存过剩就计提了55亿美元的费用,相当于每天烧掉近6000万美元。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AI芯片消费市场,2025年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GDP。 就算美国政府三番五次下禁令,英伟达还是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推出特供版的B20、B40/B30芯片,性能虽然打了折扣,但价格也便宜了不少,单卡售价在6500到8000美元之间,正好卡在出口管制的红线边上。 美国那边的手段也确实狠。2025年4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英伟达的H20芯片出口到中国需要“无限期”申请许可证,理由是担心这些芯片被用于中国的超级计算机。这一下子就让英伟达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库存砸在了手里。 更绝的是,美国还打算对中国的AI企业动手,比如DeepSeek这样的公司,可能会被禁止购买美国技术,甚至限制美国用户访问他们的服务。这摆明了就是要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掐住中国AI发展的脖子。 不过咱们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华为的昇腾芯片这几年发展得相当快,昇腾910系列芯片的推理效率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出货量达到了30到40万枚。 在实际应用中,昇腾芯片在智能制造质检场景里能实现2000多种品类的毫秒级识别,在金融风控领域的响应速度更是突破了每秒10000次。 配套的昇思MindSpore框架也争气,2024年新增市场份额超过30%,成了全球发展最快的AI框架之一,已经支持50多个主流大模型,覆盖了金融、医疗、交通等20多个领域。 英伟达在中国的客户也很给力。腾讯在2025年一口气采购了数十亿元的H20芯片,就为了支持微信接入DeepSeek这样的AI应用。字节跳动更是夸张,2024年直接订购了23万颗英伟达芯片,数量比很多国家的总采购量还多。 就连英伟达自己都承认,虽然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9%降到了个位数,但2025年第三季度又回升到了15.4%,单季收入超过5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 但美国的禁令还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影响。英伟达的H20芯片被禁后,中国的科技公司不得不提前囤货。2025年第一季度,字节、阿里等公司一口气采购了价值160亿美元的H20芯片,相当于每天花掉1.8亿美元。 不过库存总有耗尽的一天,到时候只能转向性能稍弱的B系列芯片。虽然B20的性能比H20低了15%,但价格便宜,适合中小规模的AI推理任务,而B40/B30虽然支持高密度集群,但性能也只有H20的85%。 生态链的竞争才是这场战争的核心。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开发者们用了几十年,早就习惯了。但咱们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态。华为的昇腾芯片配套的CANN计算架构和MindSpore框架,正在一步步替代CUDA的功能。 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替代,但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的需求。而且昇思MindSpore的社区发展得很快,已经有4万多名核心贡献者,全球用户下载量超过1100万次,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认可咱们自己的生态。 这场科技战争的结果还很难说。英伟达虽然暂时吃了亏,但凭借技术优势和全球市场,依然是AI芯片领域的老大。咱们这边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国产替代的速度也在加快,政策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就像“东数西算”工程,不仅带动了国内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的逐步完善,咱们完全有能力在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英伟达这次的“王炸”虽然损失惨重,但也显示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美国的卡脖子政策虽然短期内会影响咱们的发展,但也倒逼咱们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这场科技战争没有硝烟,但比任何战争都要激烈,两边都在赌上未来。咱们要做的,就是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让那些想卡我们脖子的人再也没有机会。

0 阅读:0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