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国军少校来到我军解放区自投罗网,连长负责审讯,少校却说:“同志,你级别太低,不用了解太多,只需将我的代号902上报给首长就行!” 1947年的中国,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国民党蒋介石忙着调兵遣将,想把共产党的解放军一举歼灭,而解放军则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节节推进。这年头,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散尽,后方的暗战也打得热火朝天。就在这时候,一个名叫赵炜的国军少校,干了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他主动跑到解放区投诚了。 赵炜,1919年生,河北文安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小时候没少吃苦。1939年,他考进黄埔军校桂林分校,成了第16期的学员。这地方可是培养国民党军官的摇篮,赵炜在那儿成绩拔尖,军事才能也不错。毕业时,他还拿到了蒋介石亲授的中正剑,上面刻着“不成功便成仁”。这对他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压力。 从黄埔出来后,赵炜被分到第五战区13军独立团当了个中尉排长。可惜,这个团是个后勤部队,离前线十万八千里。他一心想上战场杀敌,结果只能干些杂活儿,日子过得憋屈。后来,他被调到东北保安司令部当少校参谋,总算摸到了点实权,也接触到了不少机密。 赵炜的转变,得从抗战后期说起。那时候,他在部队里认识了个老同学,叫朱建国。这家伙表面上是国民党参谋,其实是中共的地下党员。朱建国看赵炜为人正直又有才干,就慢慢给他灌输共产主义思想。赵炜读了《大众哲学》之类的书,觉得国民党内部腐败不堪,救国救民还得靠共产党。1945年,他正式加入中共,成了地下情报员,代号“902”。 从那以后,赵炜就一边在国民党军队里混,一边偷偷给共产党传情报。他这人聪明,位置又关键,弄到的情报都是硬货。尤其是1947年初,国民党在东北憋了个大招,集结12万兵力要打辽东。赵炜把这计划摸得一清二楚,赶紧报给了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军提前做好准备,把国民党打了个措手不及。 干得好好的,赵炜为啥突然跑了呢?事情得从1947年的一次危机说起。那年,国民党在沈阳破获了个中共地下电台,抓了好几个地下党员,包括朱建国。赵炜的身份眼看要暴露,呆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他一合计,干脆直接跑解放区,把手里最后一批情报带过去,也算给党做个交代。 跑的过程可不轻松。他得躲开国民党哨卡,还得防着被自己人认出来。到了太子河边,他差点被巡逻兵抓住,幸好脑子转得快,糊弄过去了。过了河,他终于撞上了解放军的哨兵,筋疲力尽地被带到了连部。 到了连部,连长问他来干啥,赵炜就扔了那句“级别太低,上报902”的硬话。连长一头雾水,但还是按规矩把情况报了上去。消息最后传到了李克农那儿。这位可是中共情报界的“大佬”,一听“902”,马上知道这是自家人。他赶紧派人把赵炜接到了辽东军区司令部。司令肖劲光见了赵炜,拍着桌子说这家伙干得漂亮,情报帮了大忙。 赵炜带的情报里,有国民党在东北的最新部署。这些东西直接影响了解放军后面的作战计划,让国民党吃了不少亏。从这事儿看,赵炜跑这一趟,值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赵炜进了中央军委情报部门,继续干老本行。朝鲜战争时,他帮志愿军分析敌情,出了不少力。1960年代,他转到国内安全部门,专抓敌特,破了好几起大案。1981年,他以局级干部身份退休,可没闲着,到处讲自己的经历,激励年轻人。 2014年,赵炜在北京去世,95岁。他这辈子没啥惊天动地的光环,但干的事儿实打实影响了历史。西柏坡纪念馆里还有他的资料,算是个交代。 赵炜这人,搁现在就是个“跨界高手”。从国民党少校到共产党情报员,他靠的是啥?一是信仰,他真信共产主义能救中国;二是胆子大,知道跑路是唯一活路,就果断干了。这故事听着挺传奇,但背后是那个年代无数人的缩影。国共内战不光是打仗,还有无数像赵炜这样的人在暗处较劲。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可没他们,历史兴许就不是今天这样了。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遭蒋介石下令枪决,可谁曾想,十六载光阴流转,他的妻子竟手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