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闯大祸了!15名被杀的联合国医疗人员尸体被找到,救护车都被坦克压平了,令人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7-11 00:04:06

以色列闯大祸了!15名被杀的联合国医疗人员尸体被找到,救护车都被坦克压平了,令人气愤的是以色列竟然找各种借口否认。 要知道,这支医疗队可不是去干什么别的,他们是为了救援那些在轰炸中受苦的平民才赶往灾区的。可谁能想到,这支承载着生命希望的车队,中途突然就失联了。 之后经过多方确认,这些救援车辆遭到了以色列军队的袭击,直接导致15名医务人员和人道工作者当场死亡!等几人的尸体被找到时,部分死者双手被反绑,尸体上遍布鞭痕和弹孔,明摆着是被虐杀!就连救护车也全部被坦克火炮摧毁,其中一辆明显贴着联合国标识的车辆,更是被坦克压的面目全非! 面对如此有违人道主义的事情,以色列方面居然只是一句:“误将其人称哈马斯伪装的车队”,就妄图将其遮住! 可事实是,这15名死伤者中,有9人是持证的医护人员,剩下6人是后勤支援人员,没有一个与武装组织有关联。最讽刺的是,目击者透露,以军士兵在明知道车辆贴有联合国标识时,还故意为难医护工作者,甚至仅仅以为司机的一句:“我们是联合国派来救援的,你无权对我们进行调查”,就狠心将几人全部杀害! 这事儿可不是孤例,2006年黎巴嫩战争期间,以色列战机直接轰炸了联合国希亚姆观察站,导致包括中国军官杜照宇在内的4名观察员死亡。当时,观察站不仅有巨大的“UN”标识,连坐标都提前通报给了以军。事后,以色列声称“误炸”,但联合国调查发现,炸弹是从正上方垂直命中的,这种角度根本不可能是误判。 还有2014年加沙战争,以色列炮击联合国学校,造成44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11名儿童。在此之前,联合国提前17次通知以军学校位置,结果炮弹还是精准落在了操场中央。 更绝的是2024年10月,以色列一周内三次袭击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学校,其中一次直接炸死了躲在里面的28名难民,包括12名儿童。以军事后指控学校被哈马斯用作指挥中心,但卫星图像和现场证据显示,学校周围500米内没有任何军事设施。 从军事逻辑来看,以色列对联合国设施的袭击其实是“战略阳谋”。联黎部队在黎巴嫩南部部署了46年,任务是监督停火和保护平民,但以色列一直视其为“绊脚石”。 2024年10月袭击联黎部队营地时,以色列甚至要求维和部队向北后撤5公里,理由是“避免误伤”。但联黎部队的职责就是在边境地区巡逻,后撤5公里相当于把缓冲区拱手让给以色列,这种“我打你是为你好”的强盗逻辑,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看不下去,直接指责以军行为“可能构成战争罪”。 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和以色列的军事战略有关。在加沙冲突中,以色列经常使用“区域封锁”战术,将平民密集区划为“军事禁区”,然后以“反恐”名义进行无差别轰炸。联合国设施往往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因为这些设施不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还能记录以军的暴行。 比如2025年7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布报告,指控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构成“种族灭绝”,证据包括300多份证人证词和卫星图像。 为了掩盖这些罪行,以色列干脆直接袭击联合国人员,试图切断信息源。 事情发生后,中国、法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直接召见以色列大使,要求调查追责。更绝的是,全球港口工人联合起来拒绝为以色列货轮卸货,剑桥大学等18所高校撤回了19亿美元投资。连国际刑事法院都坐不住了,开始对以色列12名军政高官展开调查,包括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 但以色列似乎并不在意,反而变本加厉——2025年4月,以军在加沙又袭击了一支红十字车队,理由是“车辆颜色与哈马斯车辆相似”。 最让人无语的是以色列的“危机公关”。每次袭击后,他们都会成立“内部调查委员会”,然后象征性地处分一两个基层军官,最后宣布“吸取教训”。比如这次医疗队事件,以军只是撤了副营长的职,旅长被训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说到底,以色列的行为暴露了其“双重标准”的本质。一方面,他们在国际场合大谈“自卫权”和“反恐”;另一方面,却对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不屑一顾。这种矛盾,既可笑又可悲。 而联合国医疗人员的鲜血,不过是他们扩张野心的又一滴牺牲品。当救护车的警笛声被坦克的轰鸣声掩盖,当白大褂上的血迹被政治谎言掩盖,我们不得不问:这个自称“文明国家”的以色列,何时才能学会尊重生命?

0 阅读:162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