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桂林之战,胡一青约清军单挑,清军无人响应。线国安大怒,他自恃勇猛,与胡一青格斗,差点被擒拿。 明朝猛将,胡一青当之无愧。清军入关,天下混战,胡一青效忠永历皇帝,坚持在西南抗清,让敌人闻风丧胆。 胡一青究竟多勇猛呢?从史料记载看,哪怕是曹操身边的护卫典韦、许褚都要敬畏三分,自愧不如。 胡一青身材短小,动作却十分敏捷,他善于使用马槊。每次战斗,胡一青腋下携带2槊,在三十步开外投掷。 三十步的距离,胡一青却能做到击穿对方铠甲,百发百中。击杀对手之后,胡一青又飞驰去夺取长槊,继续投掷,循环往复,每次击杀数十人。 史载:“重铠皆洞中,追及夺槊,迭掷迭夺,每驰陷阵,辄手殪数十人以为常。” 胡一青此种装备,尤其是使用两根马槊作战,与典韦非常类似。不过,典韦是曹操保镖,以步战为主,胡一青则是骑兵作战,标枪骑兵模样。 胡一青的坐骑,号称“沙兔子”,高不到五尺,典型的南方矮马。每次战斗,胡一青都会把马减掉,让人误以为他骑牛作战。 自古以来,猛将的装备都很有个性,胡一青的非主流装备,让清军十分忌惮。吉安之战,胡一青格斗中独自击杀八旗二十八人,让清军大开眼界。 1650年,桂林之战,胡一青迎来人生高光时刻。胡一青对决清军猛将线国安,两人在阵中进行格斗,线国安被打得落花流水。 孔有德进攻广西,围攻桂林,线国安充当前锋大将。胡一青得知瞿式耜有难,立刻率领义军增援,从湖南杀入广西。 胡一青勇猛无敌,所向披靡,在夜间突袭北关,斩杀清军数百人。清军溃退,胡一青乘势追击而来,在甘棠渡全歼清军溃兵。 两根马槊轮流使用,胡一青如同砍瓜切菜般刺杀清军,战场局势一边倒。 史载:“败之于甘棠渡,皆一青陷阵,手馘数百人。” 天下居然有如此猛人?线国安大怒,胡一青不但夺取北关,还杀到大溶江,岂能容忍?线国安乃一代名将,他不甘心失败。 线国安在东北投靠清军,编入正红旗,属于汉军旗人。从辽东一路南下,线国安经过无数次血战厮杀,都没有遇难劲敌,他岂能害怕胡一青。 两军对阵,胡一青来到前方,对着清军挑战,要求派人来单挑。清军知道胡一青能打,他虽然个子矮小,但战斗力太强。 胡一青多次挑战,清军就是没人迎战。线国安大怒,他也来到阵前,却不料被胡一青痛斥,说线国安卖主求荣。 主力单挑格斗,风险很大,线国安虽说勇猛善终,却也不想冒险。无奈,胡一青多次叫骂,线国安还是决定尝试一下,看胡一青究竟多猛。 线国安策马而来,手持长柄大刀,朝着胡一青杀来。两人进入格斗状态,来回厮杀,难分难舍。 厮杀一会儿,线国安有点体力不支,便决定使用全身力气劈向胡一青,力求一击致命,却未能如愿。 胡一青身材短小,动作十分敏捷,他不但躲过了线国安的大刀,还成功袭击线国安的肋下,一把抱住了他。 史载:“线国安与一青交马,国安举刀斫一青,一青从胁下持国安。” 线国安被反杀,况且十分疲惫,已经没有力气挣脱束缚。胡一青抽出佩刀,准备在马上砍杀线国安,把他首级带回去。 不料,此时清军增援部队到来,其余士兵不讲武德,突然从背后放箭。线国安利用胡一青转身躲避箭矢之际,脱身而出。 明军、清军陷入混战,此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胡一青乘势绕到侧后突袭,清军一败涂地,粮草物资都被夺取。 接着,胡一青攻克全州,线国安逃到湖南,狼狈不堪。旋即,胡一青进入湖南,围攻永州,线国安不敢来战斗,清军坚守不出。 胡一青救援桂林,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无奈明军不团结,内部相互倾轧,桂林最终陷落,孔有德对不住大明,令人痛恨。 明军内斗,胡一青心灰意冷,干脆隐居起来,遁入空门。可惜,线国安还是不放过他,线国安跟着孔有德坐镇广西,非要拿下胡一青不可。 线国安单挑打不赢胡一青,还差点沦为俘虏。胡一青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之后,线国安则派兵去抓住他,将其处死,胜之不武。
1678年8月,称帝不久的吴三桂在衡州病死,他12岁的孙子吴世璠继位。吴世璠虽年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