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年仅3岁,就被狼咬掉了半张脸,父亲将其无情的扔到山洞中,没想到他却顽

指尖流沙呐 2025-07-10 17:01:06

1950年,年仅3岁,就被狼咬掉了半张脸,父亲将其无情的扔到山洞中,没想到他却顽强的活了下来更是在后来娶妻生子,现如今他过得怎样?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1950年,新疆哈密沁城牧场的村道边传来一阵惊慌的喊声,一名牧人慌张奔入村中,怀里抱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孩子,孩子年幼,脸上血肉模糊,一只眼睛已经无法睁开,右脸塌陷,鼻梁扭曲,呼吸微弱,嘴角仍在不停渗血。 围观的人认出,那是寇家的小儿子寇金成,三岁,刚学会独自走动,昨日午后还在院子里追蝴蝶,没人想到仅仅几小时后,他就成了这副模样。 寇父闻讯赶来,站在人群之外,脸上没有太多反应,他走近孩子,看了一眼后脸色瞬间阴沉,周围人以为他会抱起孩子奔向村医,却只见他站在原地沉默良久,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村医简单处理后才勉强止住了孩子的出血,缝合粗糙,伤口仍在不断渗液,孩子没有喊叫,只是偶尔发出低哼,连睁眼都困难。 三天过去,寇父从未出现在医舍,第七天傍晚他突然出现,没有打招呼,也未带任何东西,直接抱走了寇金成,众人以为他终于良心发现,不曾料想他一路直奔后山。 那是一处多年废弃的石窑,墙体残破,地面潮湿,他将孩子放下没有多看一眼,便转身离开了,留下一扇破木门随风晃动,牧场上风大夜冷,洞中阴暗潮湿,一点生气也无。 没人知道寇父的决定出于什么,只知道他从未为这个孩子流一滴泪,这一行为传出后,村里一片哗然,有人指责,也有人摇头沉默。 没有人敢直接质问寇父,毕竟他从不与人多言,多年来在村中是个冷淡孤立的人,众人心中有疑,有怒,却无人敢多言。 第八天上午,村中一位上山砍柴的老人听到窑洞中隐约传出微弱的声响,他好奇走近,拨开石门,看见一个满身污泥的孩子躺在角落中,眼皮微颤,嘴角残留干涸血迹。 他将孩子抱下山送往村医,孩子仍活着,只是极度虚弱,体温冰冷,寇父闻讯后并未前来,只由邻人将孩子送回他家。 他没有安排任何房间,只在后院羊圈边一间破木棚中扔了几把麦草,孩子便从此在那里栖身,冬季降临,夜间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度,孩子靠牛粪取暖,用破布包裹双脚度日。 父亲没有再碰过他一次,也未曾与他说过话,唯一关心他的是姐姐寇玉梅,她偷偷在夜间带来食物,将热馕塞进他怀里,为他熬草药、清洗伤口。 她用旧布缝了几件衣服,半夜替他烧热水,让他在寒冬中能洗去身上的污垢,她在外干活也总惦记着他的饭菜,每次多打一点,藏起来为他留下。 寇金成渐渐恢复,虽然右眼失明,脸部塌陷严重,但他学会了自己觅食,砍柴、背水、放羊都能独立完成。 他不被人关注,不被人尊重,只被当作劳力使唤,他无怨无言,只是将所有的苦闷埋进每日的劳作里。 姐姐见他逐渐长大,又始终孤身,决心为他筹谋婚事,她打听多年,最终联系上一户外村的孤女,叫聂慧英,自小无依,靠做针线维持生活。 寇玉梅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凑出三百元,准备了一口箱子、几件新衣、一床被褥,带着弟弟走了两天山路,将婚事定下。 婚礼简单,只请了几位邻居,两人拜天地后搬入村外一处废弃的土屋,靠种地、养羊、做针线活度日。 他们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屋里渐渐添了锅碗和木桌,墙角放上了柴草,窗户钉上了玻璃纸,孩子陆续出生,哭声充盈了他们的小屋,饭锅里终于有了热汤。 2003年,一家援疆医疗志愿组织走村入户,了解寇金成的遭遇后,将他列入免费手术名单,他一开始拒绝,不愿再让人议论他。 但在家人的劝说下,他跟随队伍去了乌鲁木齐医院,接受了多次修复手术,手术从清理旧疤开始,到皮肤植入,再到眼肌修复与鼻梁整形,整整耗时半年。 他疼得咬碎了毛巾,硬是一声不吭地扛过所有疗程,医生不敢保证全部恢复,但术后他的脸部线条重新对称,伤痕被淡化,右眼虽然视力模糊,却不再流泪不止。 他照镜子时愣了很久,然后收起镜子,继续帮病房里的其他人倒水铺床,出院后回村,他低调归家,照旧起早干活,修农具、喂羊、搭棚、种菜。 村人见他恢复模样,态度转变,孩子不再对他指指点点,邻居也开始叫他名字,家中的生活渐渐富裕,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在村小学教书,聂慧英继续做布艺,成了邻村远近闻名的巧手。 2022年,寇金成已七十五岁,他每天仍在院中劈柴、喂鸡。他不常说话,孩子们问起往事,他总是一笑带过。 他从未质问父亲,也未曾埋怨命运,他的一生从废墟中起步,从苦难中成长,没有留下怨言,只有被记住的坚韧,如今村中人说起他,都只用一句话:“他是自己把自己从鬼门关里拉回来的人。”

0 阅读:0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