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阿马斯拉出土的古罗马美女雕像,半掩于泥土中,四周散落着测量工具和挖掘痕迹。

蜜桃小丸子 2025-07-10 10:47:31

土耳其阿马斯拉出土的古罗马美女雕像,半掩于泥土中,四周散落着测量工具和挖掘痕迹。 西方的雕塑通常都不穿衣服,知道为什么吗? 对于这种现象,那些“西方伪史论者”认为,西方人在早期没有纺织工艺,根本就不会织布,又哪来的衣服? 这种观点非常可笑,我来反驳一下! 首先声明:欧洲艺术中普遍存在的裸体形象,绝对不是由于缺乏纺织技术,而是根植于他们特定的文化观念和艺术传统。 在古代欧洲,他们的纺织能力早已成熟。古希腊时期的克里特岛壁画,为公元前1600年创作,距今已3600多年了,壁画上就有精细的纹饰长裙。迈锡尼文明出土的黄金织物装饰,也证实了他们的高级纺织工艺。 古罗马时期的托加袍,需要6米长羊毛布料立体剪裁,元老院成员的白袍镶紫边代表身份;庞贝壁画中的主妇身着薄纱罗衫,证明了透明薄织物技术早已存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已是欧洲丝绸生产中心,提香画作中贵族的天鹅绒、蕾丝服饰极尽奢华。 可以看出,从技术到材料,欧洲人完全有能力制作遮盖身体的服装,艺术裸体是他们的主动选择,并非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既然有衣服穿,雕塑和绘画为何都喜欢用裸体呢? 西方人崇拜上帝,上帝造人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正统。所以在《圣经》中,亚当夏娃、殉道圣徒的裸体具有叙事正当性。 一般认为,在公元前720年,也就是咱们中国的春秋时期,奥运选手Megacles因为裸体奔跑夺得冠军,开启了裸体的传统。 古希腊人认为,完美的肉体是神性的外显,运动员的裸体展现出力量与神恩。而裸体竞技也消除了阶级标识,无论贫富,脱光衣服都一个样,正体现了公民的平等精神不是? 所以在西方的雕塑中,神像裸体并不等于人类羞耻,而是通过理想化人体表达其超越性 。普拉克西特列斯创作的《阿芙洛狄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展示全裸女神,从而引发了科斯岛民拒收阿芙洛狄忒的“穿衣服版本”。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所有的雕塑和绘画都采用裸体,以此来挑战宗教权威,似乎已形成惯例。 相比之下,其他文明少见艺术裸体。比如,古埃及文明视肉体为灵魂的容器,不可轻易示人。伊斯兰文明认为安拉创造不可僭越 ,禁止具象人体 。 华夏文明更是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绝不可以让第三者看到。 比如咱们的敦煌壁画,飞天衣袂飘飘 ,当初要是画一个裸体美女,估计早就被人给砸个稀巴烂。 当然了,艺术创造和生活完全是两码事,古希腊人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外出必穿希顿袍,裸体只限于在体育馆或者浴室中。不然的话,走到大街上还不得给打个半死! 简单来说,裸体艺术本质是欧洲文明的哲学宣言、美学宣言和权力宣言,正如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所言:“裸体并非脱掉衣服的人体,而是一种艺术形式。” 这种传统从奥林匹亚的运动员铜像,一直延续到罗丹的《思想者》,成为欧洲艺术最独特的文化基因。

0 阅读:35
蜜桃小丸子

蜜桃小丸子

蜜桃小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