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被流放以后过得怎么样呢? 一路上,林则徐不断接到道光帝的圣旨,流放的过程中,每走到一个地方就立刻安排林则徐去处理一些当地的事务,生怕林则徐累着了。 这话听着矛盾,其实透着道光帝的复杂心思——既得罚他(毕竟鸦片战争败了,总得有人担责),又离不得他(满朝文武里,能办实事的真没几个)。 刚到西安城门口,陕西巡抚就带着公文候着了。那会儿关中闹旱灾,百姓们快把树皮都啃光了,巡抚急得满嘴燎泡,见了林则徐就作揖:“林大人,您当年在江苏治过水,救救关中百姓吧!”林则徐刚从马车里下来,腿还麻着,接过公文就往灾区赶。他让人开仓放粮,又带着百姓挖渠引水,忙得脚不沾地,原本花白的胡子,没几天又添了些白霜。 道光的圣旨跟着就到了,说“林某虽获罪,然治灾经验尚可,着即督办陕西赈灾事宜,事毕再赴伊犁”。这话看着是命令,实则给了他实权——当地官员谁敢怠慢?都知道这位“流放犯”,皇上心里还惦记着。 离开西安,往甘肃走。半道上又接到圣旨,让他查勘甘肃的军需库。原来甘肃提督克扣军饷,士兵们都快哗变了,道光知道林则徐铁面无私,特意让他绕道去管这事。林则徐住进驿站,夜里不点灯,摸黑翻账册,查出提督把军粮换成了沙土,还虚报了两千名士兵名额。他没手软,把证据直接递回京,没多久,提督就被革职查办,士兵们听说了,都在营门口喊“林大人好”。 走到玉门关时,天已经冷了。关外风大,吹得人睁不开眼,林则徐裹着件旧棉袍,咳嗽得厉害——他本就有肺病,一路颠簸,更重了。随行的儿子林聪彝劝他歇几天,他摆摆手:“前面哈密有屯田,皇上让我看看怎么改进,耽误不得。” 到了哈密,他骑着骆驼在戈壁滩上转了半个月,发现当地百姓种地全靠天吃饭,雨水少了就颗粒无收。他想起在南方见过的“坎儿井”,就画了图纸,教百姓在地下挖暗渠,把天山的雪水引到田里。有个老牧民不相信:“沙子地里能种出粮食?”林则徐没解释,带着士兵先挖了一段,没过一个月,渠里真的流出了水,试种的小麦冒出了绿芽。老牧民摸着麦苗,对着林则徐磕头:“大人是活菩萨啊!” 道光的圣旨又追来了,这次是嘉奖:“林则徐在哈密兴修水利,有功,着赏羊五十只,绸缎十匹,仍赴伊犁效力。”赏品送到时,林则徐全分给了挖渠的百姓和士兵,自己只留了块皇上御笔的“务实”匾额,挂在临时住的土屋里。 到伊犁的第二年,沙俄在边境不安分,道光又想起他,下旨让他“勘察西北边防,绘制舆图”。林则徐拖着病体,从伊犁走到喀什,翻雪山、过戈壁,白天用罗盘测方位,晚上在油灯下画地图,还跟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聊天,记下沙俄的动向。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老夫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死亦瞑目。” 当地官员看他辛苦,想给他配个轿子,他拒绝了:“我是流放来的,不是来享福的。”可心里清楚,皇上这是把他当“编外大臣”用——既不用恢复他的官职,又能让他发挥用处,两全其美。 在伊犁住了三年,他的肺病时好时坏,却没闲着。除了边防和水利,还教百姓种棉花、纺线,说“西北地广,种棉能自给自足,不用再从南方运”。有次他去棉田,见个老农不会整枝,就蹲在地里手把手教,裤腿上沾满了泥,老农后来才知道,这满身泥的老头,是当年虎门销烟的林大人。 道光二十五年,他终于被召回。离开伊犁那天,百姓们排了十里地,有人送鸡蛋,有人送自己织的棉布,还有个哈萨克族少年,骑着马跟了一路,说“林大人教我们挖的渠,今年收了好多粮食,我长大了也要像您一样”。 路上他接到圣旨,让他去陕西当巡抚。有人说他“流放还升了官”,他却叹口气:“皇上是把我当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话虽如此,接到公文的当晚,他就开始研究陕西的灾情,直到天快亮才合眼。 其实谁都明白,道光帝的那些圣旨,说是“安排事务”,何尝不是一种保护?那会儿朝中不少人想趁机打压林则徐,皇上用一道道差事把他“支开”,既避开了纷争,又保住了这个能办事的人才。 林则徐自己心里也透亮,所以再苦再累,从没抱怨过。他在日记里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流放路上的那些事,苦是真的苦,可看着水渠通了、粮食收了、边防守住了,他觉得值。 出处:《林则徐年谱》
一天,惇亲王得知两宫太后和奕䜣密谋要处死肃顺等八大臣,在大家酒酣耳热之时,当着奕
【2评论】【7点赞】
岳阳虎派
林公千古!
粤睇粤有计
后来左公收复新疆也是看了林公的策略
特准 回复 07-10 00:11
返回时
佩霄 回复 07-10 13:31
新疆回来后
用户98xxx48
鸦片战争是强国欺负弱国,只要清军打不过英军,派谁去都没用,大概率还不如林则徐。鸦片只是其中一个理由,只要你弱小,换个理由一样开战。看下大毛揍二毛,不过是换个理由而已
沧海明珠 回复 07-10 10:08
没开战前大清可不是弱国,打完了都知道是个弱鸡了
用户11xxx97 回复 07-10 08:58
弱小就是原罪[抠鼻]
晴天
清朝仅有的几块硬骨头之一
胡子vape
林则徐和文天祥史可法是同一类存在.也就精神可嘉了.如果在销烟过程中不那么傲慢无知.办事能力稍微强一点.不会造成中英战争.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百年苦难
用户10xxx92 回复 07-09 13:41
你牛逼,你就懂得敲键盘,虎门销烟作为历史上学生课文了在你眼中一文不值!现在缅甸电咋骗,你那么牛去那里稍微一下嘛!
用户78xxx43 回复 07-09 16:24
事后诸葛亮,又是以当代人的思维去评判古时的政治行为,,
骑田大圣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流星
他只是文官不是武将!腐朽的清庭战败又岂是他一人之过?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回复 07-10 09:18
禁烟是瞎折腾?真有你的。👍
一个UC用户 回复 07-10 15:38
卧槽,要不您老吸两口白粉压压惊
老F
新疆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林则徐和左宗棠,左公正是因为林公才对治疆策略有了较深的了解,才有了多年以后在朝堂据理以争得以收复新疆
千泉
林则徐的功劳,除了虎门销烟,还有一个就是在长沙湘江边将他绘制的新疆山河地理图交给了只是普通举人的左宗棠,并举荐了他。
用户10xxx65
林公是清朝最值得敬畏的中华民族好儿女!
一杯清茶
林公千古!道光不易!
流年奈我何
鸦片战争失败责任在奕山和琦善!若是道光不罢免林则徐而用这两草包,鸦片战争不会败!两草包是满清皇族,林是汉人,只能让他背锅平息英国佬的怒火
飞龙在天
不要污蔑林大人,难道鸦片战争是他造成的,英国鬼子早就觊觎中国了,只不过找了一个借口
曾杰 回复 07-11 00:21
在自己的国土禁毒销烟是捅马峰窝?你是什么脑?英国人在广州三元里被打跑了吧?什么叫捅了马峰窝拍屁股走人,印度没捅马峰窝一样是大英殖民地,你是阿三吗?
秋海棠之梦 回复 07-09 21:56
无知
友友
历朝被书生意气祸害久矣。对于军国大事,经济民生全无思量。一昧自诩忠君体民,实则眼高手低,功不扺过。与务实果毅的左公,曾,张,李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夏至 回复 07-10 21:03
[AK47][AK47][AK47]
熊猫也疯狂 回复 07-10 09:38
💩💩💩
May™
怎奈救不了大清腐朽的破船
用户10xxx71
这哪是流放,这是钦差[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石默
坎儿井应该从伊朗传过来的灌溉工程,伊朗好像叫坎那井。
英杰 回复 07-10 08:20
而且南方哪有坎儿井
海上利益边疆
湘江夜话为自己找好了继任者。
镇倭大将军
也难怪美国大学里都立🈶林则徐大人的雕像
啥也不干,就气人!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用户10xxx21
林公千古
无怨无悔有几人
是个事干家
大力水手
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有林公的功劳
隔壁老王
老牧民摸着麦苗,对着林则徐磕头:“大人是活菩萨啊!”真主保佑您……没说阿门?[哈哈笑]
用户10xxx38
如果林公要死保他鞑清一样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追求共和民主的大势不可阻挡。
奔腾年代 回复 07-09 19:13
那他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怕河蟹
鸦片战争北京打输了,林则徐在广州英国人没打进去才去的天津。
用户17xxx81
南方的“坎儿井”,小编小学都没毕业啊?坎儿井就是新疆挖的呀
天空之城
哪里需要哪里搬,这话出自林则徐?
儍老麾
鸦片主犯犹太人沙逊家族请英国出兵,在广州打不过林则徐,进长冮打南京无防而签约。林当了背锅侠。但一直被重用。
常成
有能力
可可豆
这是流放?这是钦差出巡
北极熊
这是钦差大臣吧!
白眼肯基
夜里不点灯,摸黑翻账册。。。。。
用户11xxx87
这么看,道光确实只是平庸,不是昏庸
祈望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呀!
厌恶说假话
是皇帝给他个较长时间的旅游
用户14xxx87
弱国无外交。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风车
奉旨查办西域一众事物
魔道子
坎儿井是南方的[抠鼻][抠鼻]
平常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历史的角度看整个清朝的大臣中为国家为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
坐看云起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笨笨
林公和左工一样,国之栋梁,林公千古!
一别经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用户98xxx26
我想知道不点灯,摸黑,怎么看的账。或许是当时有月光
论语
南方有坎儿井?一场雨就给你冲没了
小文子
夜里不点灯看账册是不是用手电筒啊
fenxueliny
林公辛苦
用户10xxx60
坎儿井是林则徐督导挖的?
勇敢的心
鸦片的事情后面就不要细说了,东印度公司都要被挤倒闭了。
用户14xxx13
林公千古[作揖][作揖][作揖]
彰润
一边流放,一边保护,皇帝老儿也是心里挣扎啊
无可奉告
南方哪里有坎儿井?
住在宇宙边缘
林公是历史上少有的清正又有雄才伟略的官员。他的事迹无需用AI编写剧本。
叹众生不肯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