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16年,秦灭巴蜀,楚国暴露在秦兵之下。为了抵抗秦国,楚国和齐国达成联盟,楚国

浩然说文史 2025-06-30 23:39:02

前316年,秦灭巴蜀,楚国暴露在秦兵之下。为了抵抗秦国,楚国和齐国达成联盟,楚国在得到齐国支援后攻占了秦国的曲沃。齐国则攻占了魏赵的部分城池。齐楚联合相得益彰,张仪诳楚就在如此背景下发生了。 《战国策·秦策二》记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张仪入楚,以割让秦国商於六百里土地为条件,换取楚国和齐国决裂。楚怀王心动,就破坏了和齐国的联盟,转而和秦交往。但当楚王派人去秦国领取土地的时候,张仪和使者说“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无功而返,楚王得知上当,恼羞成怒,强行攻秦,结果前312年在丹阳被打败。随后楚国集合力量再度攻秦,于蓝田再败。秦国为了喘息,在前311年派使者入楚,以退还汉中一半土地为代价和楚国交换黔中土地以媾和。楚王竟然说出“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随后张仪入楚,楚国上下杀声一片;而楚王作为张仪欺诈的直接受害者,更是恨不得生啖其肉,但在这种情况下,张仪为何能全身而返。 一般都认为,张仪入楚后,是因大肆贿赂楚国谗臣靳尚和后妃郑袖所以无事。可实际上,张仪一入楚国就被囚禁了,“怀王不见,因而囚张仪”,不可能给他串通朝臣的机会。楚王忍痛释放张仪的关键还在于“秦强楚弱”。国家实力决定一切,是恒定不变的外交准则,秦国强大是张仪的有力依靠。楚国已经连败两场,无力再战,张仪是秦相邦,杀张仪无疑给了秦国再攻楚黔中郡的借口。而所谓宁可让地也要杀张仪的说法,更是不对,黔中是楚国战略要地,不可能割舍。真实历史上楚怀王被骗入秦,秦王威胁他割让黔中,楚怀王宁死不割地,秦国无可奈何。前280年秦国占黔中,楚国马上发兵夺回。前277年秦再占黔中,楚国又马上夺回。可见黔中对于楚的重要性,所以楚王的一切操作都是为了保黔中,而不杀张仪,不过是为了不给秦国再攻黔中的借口而已。 参考文献 王健:《纵横战争与楚怀王擒纵张仪原因辨析》,《中国史研究》,1998年04期。参考文献 王健:《纵横战争与楚怀王擒纵张仪原因辨析》,《中国史研究》,1998年04期。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