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校的教育观
赵黎心语
2025-06-26 15:07:08
昨天和一位朋友吃午餐。她的儿子刚升初一,读的是东京的一所私立学校。席间她讲起很多关于学校教育的细节,我一边听,一边感慨:“教育的力量,不在声势,而在日常。”一个人从小被怎样对待和引导,会深刻影响他的未来。
.
日本的孩子几乎都不允许家长接送🚗。从小学开始,无论距离多远、天气多差,他们都需要自己搭电车上下学。理由很简单:大量车辆接送会干扰学校附近的居民日常。孩子一安全抵达学校,家长就会收邮件或短信提示,井然有序,体贴有边界。
.
我朋友的儿子每天穿皮鞋上学,常磨得脚起泡。她想给他换双黑色球鞋,却被老师婉拒,理由是:“校服是学校精神的延伸,是规范、审美、仪式感的一部分。” 学生们也规定放学就需要直接回家,不允许穿校服在街上游玩、进食店或与他人嬉笑拍照。
.
我其实感慨的,不是“规则”本身,而是这些看似“麻烦”的规矩背后,是一个社会将“人格养成”放在非常高的位置👩🏻🎓。教育从来不仅是会刷多少题,考出多少分数,更是气质、习惯、思考力、性格的塑造。
.
日本很多学校从初一就开始引导学生思考:
“你喜欢什么样的职业?你将来想过怎样的生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老师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这是需要想很多年的事情,你现在不一定知道答案,但要开始思考,并且用未来几年不断去尝试,然后修正你的答案。”
.
我反思我们成长的经历,很多人是到了三十岁、甚至四十岁,才开始问自己这些问题。我后台也常收到粉丝留言说对现状不满,对未来迷茫,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也许,这不是她们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教育与成长系统里,极少有人教我们从小就从自我去想:“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我们被信息裹挟的只想去做“人上人”。
.
在这个信息极度过载的时代,如果没有从小开始的自我定位,自我向内探寻,就很容易失去主体意识,羡慕别人的同时,却离真正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越来越远。
.
你希望过怎样的生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也许,是我们成年人值得补上的一堂人生必修课。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