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西德总理施密特站在毛主席病榻前,开口就是一句:“欧洲必须联合起来,抗

时光旧梦远 2025-06-26 12:35:38

1975年,西德总理施密特站在毛主席病榻前,开口就是一句:“欧洲必须联合起来,抗衡苏联与美国。”毛主席睁开眼,语气平淡却直中要害:“欧洲分裂,是骨子里的事。”这一句话,让施密特沉默很久。他远道而来,为的就是听听毛主席对世界格局的判断,结果毛主席直接否了他的主张,还预言美国早晚也要出大问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站在中国一位年迈领导人的病榻前,兴致勃勃地勾勒着欧洲的未来。 直到几十年后,这位以务实著称的政治家在回忆录《理解中国》里,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病榻上那位对话者的话,不仅句句应验,甚至带着一种预言式的寒意,施密特坦言,自己当年确实“有点天真”。 这究竟是怎样一场对话,能让一个西方强国的领导人,最终对一位东方智者的洞察力心服口服? 故事要从那个冷战时期的年代说起,当时的美苏争霸将世界分成两半,而刚经历过内部动荡的中国,正小心翼翼地在国际舞台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施密特,这位冷静的西德总理,正积极地在东西方之间寻找平衡,他访问中国,不光为了经济,更是想摸清这个东方大国的底牌。 即便当时毛主席年事已高,身体虚弱,几乎不再见外宾,而施密特却撂下话:“这次来中国,不见毛主席,我就不回去。” 国家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这个姿态本身就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施密特见到毛主席后,直接开门见山,抛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在他看来,欧洲必须团结,否则就会永远被苏联和美国两大势力夹在中间。 他甚至有些得意地表示,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已经走在了前面,现在只差点政治上的决心,他也承认欧洲的难处:军事上脱不开北约,金融上离不开美元,想彻底独立根本不现实。 但他想听听毛主席对美国未来的看法,也顺便问了德国人心里最大的疙瘩,东西德的统一问题。 毛主席听完后,只是平静地指了指天上,说:你看天上有几个星星,欧洲的星星太多了。 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的问题根本不在经济,而在骨子里:历史仇怨太深,文化背景各异,经济发展也不均衡,搅成一锅粥,可米是碎的,根本煮不粘。 他用一个更通俗的比方总结,人都没法坐到一条板凳上,就别想着能拉同一条船了。 当谈到美国时,毛主席断言,美国四处出击,看似强大,实则打得多,赚得少,而对于美元,他的评价更是不客气:霸权靠印钞,印多了,总有爆的时候。 至于施密特最关心的德国统一,毛主席的语气沉了下来,统一这种事,要么靠战争,要么得等大国松手,冷战不结束,德国想合成一块,难。 面对这些听上去有些扫兴的论断,施密特虽然满腹疑虑,但也没有争辩,毛主席也没多解释,只留下一句,时间会证明一切。 后来的历史,验证了这场对话。 毛主席口中“煮不粘的碎米”,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英国脱欧,欧元此起彼伏的债务危机,以及至今仍在撕裂欧洲的难民问题,都暴露了成员国之间根深蒂固的利益分歧和历史包袱。 所谓的“团结”,更像是一句口号,而美国那只“伸得太长的手”,也确实感到了疲惫,从越南战争的泥潭到伊拉克战争的消耗,巨大的军事开支拖垮了国力。 而那句“总有爆的时候”,像是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提前写下的注脚,美元霸权的根基也随之动摇。 德国的统一,果真等到了冷战落幕、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天,大国博弈的格局变了,事情才有了可能。 中国则真的是一步步“蹚自己的路”,没有照搬任何人的模式,靠着滴水穿石的耐心,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晚年的施密特回想这一切,心中除了敬佩,或许还有一丝后怕,他终于明白,毛主席的判断并非悲观,而是一种剥离了所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对历史规律和人性弱点的冷酷洞察。 那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战略层面的终极现实主义。 这场发生在1975年病榻边的对话,早已超越了两个政治家的个人交锋,它更像一个寓言,迫使后人思考。 在今天这个愈发复杂的世界,我们是更需要施密特式的、充满希望的规划,还是更需要那种敢于直视的清醒。 【信源】《理解中国》,赫尔穆特·施密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0 阅读:29038

评论列表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119
2025-06-26 20:02

英国离开欧盟,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看穿世界一万年!

沉默是-牛

沉默是-牛

104
2025-06-26 22:06

不管是对手还是朋友,毛主席在他们心中都至高无上!

回南

回南

75
2025-06-26 19:02

欧洲相互之间看不惯,比如英法,相厌到骨子里。毛爷爷一代伟人,所有趋势格局都在胸中

用户17xxx81

用户17xxx81

42
2025-06-26 18:25

问题是50年过去了,美国还是美国,一家独大。欧洲跟美国还是盟友。

沈帅 回复 06-29 10:43
五十年前美国可以吊打世界,现在美国得团建盟友才可以围堵中国

果树 回复 06-27 07:49
没有北约,欧洲依然存在,但不再是现在形态的欧洲!

大骆驼

大骆驼

37
2025-06-26 18:56

五十年并不长,很快美国就是老二了。

KU2003

KU2003

36
2025-06-26 23:38

能洞察世界未来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伟人,中华之幸,世界之幸!

乐乐

乐乐

28
2025-06-27 08:09

战略家看到的东西跟一般政客不在同一层级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

21
2025-06-26 20:14

2000年前,欧洲缺少一位秦始皇。

benben973 回复 06-27 00:21
拿破仑希特勒都差点成功。

果树 回复 06-27 07:57
欧洲不可能出现始皇这样的人!始皇出现前中华古地各方文明的出现早已酝酿上千年,也有可能几千年,各种平和与极端的交流将各种能生存的文明进行了筛选,这些文明逐渐行成了一部分统一的形式,比如语言表达,比如审美,比如工具制造等等,所以中国始皇的出现是必然,而欧洲永远不可能!

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21
2025-06-27 16:43

毛主席的《矛盾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12
2025-06-27 12:04

毛主席是世界级政治家,他只是德国政治家。

张一

张一

11
2025-06-27 07:51

熟读5000年的历史就是站在上帝视角,世界上的事反反复复就是那点事。

天天洗澡的鱼

天天洗澡的鱼

9
2025-06-27 14:36

美国是英国流放罪犯及后裔形成的国家,在北美洲的发展就是一段杀人掠夺的犯罪史。英国曾经是世界拥有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强横一时,美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联系。同时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追本溯源又是沾亲带故。欧洲成为世界一极是美国极不愿看到的,从而极力分化瓦解欧洲各国的团结。而英国是欧洲乃至世界有名的“搅屎棍”唯恐天下不乱而从中渔利。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欧洲国家从历史上纷争发展至今,统一无望。即便是“欧洲的祖母”再生,也难有作为

CR7 Go ahead

CR7 Go ahead

8
2025-06-27 11:33

伟人高瞻远瞩

用户17xxx01

用户17xxx01

6
2025-06-26 22:23

真经不可轻传

风暴海燕 回复 06-27 08:47
时代变了。百年前,真经传到了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以后,真经还要传出去,解放全人类。

五一

五一

5
2025-06-29 08:51

苏联解体,西德是立了大功的,本来中苏的分歧只是二条道路的斗争,也就是苏联要走资本主义,中国走社会主义,但在西德的挑拨下,变成中国是苏联最大的威胁,一是中国要和苏联争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权,二是中国有六亿人口,人口还在增长,并且赫鲁晓夫还信了西德的鬼话,最终由对骂,变或支体冲突,最终引发战争,从现阶段看苏联在搞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发展是是非常快的,但搞资本主义后经济发展越来越慢,1956年就是一个分水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我们和印度的竞争中也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印度的三倍,这也是我们和印度拉升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得感谢前三十年那一代人艰苦的努力,不然巴基斯坦的遭遇会降低到我们的头上

戴维

戴维

2
2025-06-27 05:34

历史会证明一切!

牧子

牧子

2
2025-06-30 07:06

神一样的存在!

半畝墨香

半畝墨香

2025-07-07 14:39

只有毛伟人的话让全世界人都不得不服!

半畝墨香

半畝墨香

2025-07-07 14:43

深度好文[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时光旧梦远

时光旧梦远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