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山东35岁农民咳嗽十年不愿就医,一天,他突然咳出一个黑色带血的东西,当妻子把他咳出来的东西带到医院后,竟然揭开了一个隐藏十年的秘密。 1956年,山东农村,一个35岁的农民,叫高其煊,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年头,农村条件苦,医疗更是稀罕货,生病扛一扛就过去了。高其煊也不例外,从25岁那年开始,他就咳嗽个没完,起初只是干咳,后来慢慢带了痰,声音沙哑得像拉锯。可他硬是不当回事,觉得不过是小毛病,去医院花钱干啥?家里那点钱还得留着养孩子、过日子呢。况且,村里人谁不得点病啊,他觉得自己还能干活,就没啥大问题。 这咳嗽断断续续拖了十年,家里人劝不动他,他自己也习惯了。老婆孩子看着他咳得脸红脖子粗,心里急得不行,可他总摆手说:“没事,死不了。”时间长了,大家伙儿也就麻木了,以为这咳嗽就是他命里带的。可到了1956年夏天,事情突然变了样。那天他在地里干活,咳得特别凶,猛地一口咳出来,吐在地上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还带着血丝。媳妇在旁边吓傻了,赶紧捡起来用布包好,非拉着他去医院。这回,他拗不过,只好跟着去了。 到了县医院,医生接过那团东西一看,皱起了眉头。那是个黑色的硬块,带着血,表面粗糙,看着不像普通的痰。医生问他:“你这咳嗽多久了?”高其煊老实答:“十年了吧。”医生一听,赶紧安排检查,还把那块东西拿去化验。结果出来后,医生表情变得特别严肃,跟他媳妇说:“这不是一般的病,他肺里可能有大问题。”化验结果显示,那黑块是肺里坏死组织的碎片,带着血是因为肺部血管破了。更吓人的是,医生怀疑他得了肺结核,甚至可能是更严重的情况。 这下子,秘密捅开了。高其煊这十年咳嗽,不是啥小毛病,而是肺里早就出了大状况。可为啥会这样?他自己也不知道。医生问他过去的事,他才慢慢回忆起来。原来,他年轻时不是一直在村里种地。1940年代末,正赶上解放战争那会儿,他20岁出头,被拉去当过民夫,给部队运粮食、扛物资。那时候条件差,风吹日晒不说,还得睡潮湿的地上,吃的也不好,身体底子在那几年就落下了病根。后来仗打完了,他回村务农,可那时候的苦日子已经在他肺里埋了雷。 医生说,他这病八成是肺结核,拖了十年没治,肺组织都坏死了,咳出来的黑块就是证据。肺结核那年代在农村不稀奇,传染性强,可他硬扛着没去看,家里人愣是没一个被传染上,这点让医生也觉得奇怪。后来查了才知道,他咳嗽虽多,但痰不多,传染的机会少,加上家里通风好,才算躲过一劫。可他自己就没那么幸运了,肺功能早就坏得不行,咳出血来已经是晚期信号。 这秘密一揭开,媳妇眼泪哗哗地掉。她埋怨他:“你咋不早说啊,硬扛啥啊!”可高其煊倒挺淡定,说:“那时候哪有钱治病啊,能活一天算一天。”他这想法,其实是那年代农村人的普遍心态。医疗资源少,家里穷,生病就靠命硬,能熬过去就熬,熬不过拉倒。医生听完也叹气,说要是早几年发现,兴许还能治好,可现在拖成这样,药都未必管用了。 这事传回村里,大家伙儿都炸开了锅。有说他是硬汉的,十年咳嗽都不吭声;也有说他傻的,放着命不要。这秘密不光是个人的事,还牵出了那段历史的影子。1940年代的战争,不光是打仗的人受苦,像高其煊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也在苦水里泡着。那时候的劳累、饥饿、寒冷,多少人就这么把病根落下了,等和平日子来了,病却找上门来。高其煊不是个例,那一代人里,像他这样被历史拖累的,太多了。 医生后来给他开了点药,能缓解就缓解,可也没啥大指望。肺结核晚期,又拖了十年,身体早垮了。他回家后没多久,咳嗽更厉害了,没过两年就走了。媳妇后来跟人说,那次去医院查出真相,她既后悔又无奈。后悔没早点逼他去看,无奈的是就算早知道,家里也没钱治。那年代,穷病就是命,治不起的病只能等死。 高其煊这事,搁现在看挺让人唏嘘。医学上讲,他那黑块是肺坏死的组织,咳出来是病情恶化的标志。肺结核不治,坏死是迟早的事。可搁他那时候,谁懂这些啊?村里人连“结核”这词都没听过,更别提知道它是啥了。他这十年,不是不想治,是压根没条件治。历史给他开了个玩笑,他用命接住了。
在湖南永州市人民医院,一位103岁的老妇独自拄拐来看病,医生翻开她的检查报告时脸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