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在崇左由陆军第41军组建了新的广西军区独立师,归广西军区建制。师部驻崇左,后勤在南宁青山。该师的三个步兵团分别由121、122、123师组建,炮兵团由41军直炮团和122、123师炮团负责组建,师部及直属队由41军直和121师负责组建。 1979年4月,陆军第41军在崇左拉开了广西军区独立师组建的大幕。这支部队隶属广西军区,师部设在崇左,后勤保障放在了南宁青山。它的组建不是随便拼凑,而是有条不紊地整合了多支部队的力量。三个步兵团分别从第121师、第122师和第123师改编而来,炮兵团则由41军直属炮团和122师、123师的炮团联合组建。至于师部和直属队,主要由41军直属部队和121师抽调人员组成。 整个过程紧锣密鼓,官兵们加班加点调整编制,分配装备,确保部队能尽快成型。为什么要这么急?因为那时候中越边境局势还很紧张,部队随时可能要上战场。这支新师的诞生,既是对现有兵力的优化,也是为接下来的任务做准备。 广西军区独立师刚组建没多久,就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大考——对越自卫还击战。1979年2月17日,战争打响,这支部队接到命令,要清除越南广宁省平辽县境内的滩奔、保肯、横模和高巴岭一带的越军325B师守敌,配合广州军区的主力作战。 高巴岭战斗尤其关键。那地方山高林密,越军占据有利地形,修了不少工事,火力布置得很严密。独立师的步兵在炮兵支援下发起进攻,硬是靠着顽强拼搏,一步步攻上去。一名连长带头冲锋,用手榴弹炸掉敌方火力点,为部队打开了缺口。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高巴岭终于被拿下,越军损失惨重。这场仗打得漂亮,中央军委后来还专门表扬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仗打完了,广西军区独立师没撤走,而是留在了广西边境,担起了守卫国土的重任。那几年,中越关系还是剑拔弩张,边境线上小冲突不断。这支部队就成了前沿的一道屏障,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军队编制调整了好几次。广西军区独立师的命运,跟之前的广西军区独立第一师有点像。那支部队在1969年3月撤销,1970年10月恢复,到1976年1月又取消,番号来来去去,都是根据战略需要调整的。1979年这支独立师的具体结局资料不多,但它在对越作战中的表现,已经留在了历史里。 说到广西军区独立师的历史,绕不开一个人——董永兴。他是1967年1月组建的广西军区独立第一师的第一任师长。董永兴出身军人家庭,从小练就了硬本事。解放战争时,他带兵打仗,战绩很亮眼,指挥起来果断利落,慢慢崭露头角。 1967年,广西军区独立第一师成立,董永兴挑了大梁。他管部队很严格,训练抓得紧,经常跟士兵一起摸爬滚打,了解一线情况。在他手里,这支部队很快就有了战斗力。后来独立第一师撤销,他还在军队里干了不少年,晚年还为国防建设出了不少力。董永兴的故事,挺能代表那个年代军人的样子。 广西军区独立师的组建和作战,是解放军历史里的一小段,但很有代表性。它赶上了中越关系最紧张的时候,也见证了无数军人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和平。今天,这支部队的番号可能已经不在了,但它的精神和功绩,一直没被忘记。
1949年,宋庆龄在上海问道:“陈赓,你指挥的军队有多少人呢?”面对师母询问,陈
【3评论】【15点赞】
寒星殒没
独立师师部在宁明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