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若中方不主动让步,美国将升级局势,可能对华实施禁运。2025年4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CNBC专访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他要求中国在贸易争端中“主动让步”,并暗示若中方不妥协,美方可能进一步升级对抗措施,甚至对华实施禁运。 贝森特在采访中直言:“中国对美出口额是美国对华出口额的五倍,因此当前125%的关税对他们而言是不可持续的。” 他反复强调,美国的“升级方案”已准备好,包括实施禁运,但“非常希望不用拿出来”。 这一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美方策略的核心——利用贸易逆差作为谈判杠杆,逼迫中国率先让步。 事实上,美方近期关税动作已显激进,2025年2月,美国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随即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等产品实施反制。 而贝森特此次威胁的背景,正是双方关税博弈的持续升级。 从华尔街到白宫:贝森特的“商人式谈判术” 贝森特的风格与他的职业背景密不可分,这位62岁的财长曾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被特朗普称为“华尔街最聪明的人之一”。 他深谙市场心理,擅长用“极限施压”制造谈判筹码。 例如,2024年11月,他提出“3-3-3”经济方案(控制赤字、放松管制、增产能源),试图通过刺激增长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同时为贸易战腾出空间。 一名参与白宫内部会议的匿名人士透露,贝森特私下将贸易战比作“高风险的扑克游戏”:“总统喜欢直接亮牌,但我更倾向于先观察对手的反应。” 这种策略在4月23日已初现端倪——特朗普突然宣称“对中国145%的关税将大幅下降”,而贝森特紧随其后释放“降级”信号,被外界视为“胡萝卜加大棒”的经典组合拳。 中方的“硬核回应”:从出口管制到反垄断调查 面对美方施压,中方并未示弱,2025年2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钨、碲等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并依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清单。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对谷歌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直指科技领域博弈。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分析称,中方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美国制造业的供应链短板”,例如钨是军工和半导体产业的关键原料,而美国80%的钨依赖进口。 这种“非对称反击”策略,将贸易摩擦从货物领域延伸至资源与科技层面,迫使美方承受更高代价。 贸易战的“隐秘推手”:选举政治与利益集团 贝森特的强硬姿态,与美国大选年政治气候紧密相关,2024年拜登政府加征关税时,中信证券研究指出,此举“名大于实,意在选战”,旨在争取摇摆州工业选票。 而特朗普提名的贝森特,同样面临共和党内部压力——部分议员担忧激进关税可能推高物价,影响选情。 更耐人寻味的是,贝森特与科技巨头的关系,2025年3月,他高调炒作“墨西哥提议对华征收汽车关税”,并呼吁加拿大效仿,被中国驻美使馆斥为“胁迫手段”。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实为安抚美国汽车工会,后者是特朗普在密歇根等关键州的重要票仓。 贝森特承认,当前中美关税水平“不可持续”,但他低估了中方应对的决心。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与东盟、拉美等地的贸易合作,2023年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13.8%,远低于东盟的16.9%。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正为关税买单——加征关税的智能手机、服装等消费品需求弹性低,导致美国零售业就业受挫。 欧盟智库研究员评论称:“美国试图用20世纪的关税工具解决21世纪的供应链问题,注定事倍功半。” 例如,中国光伏企业通过东南亚基地绕开美国关税,本土产能仍占据全球95%份额,这种“迂回战术”让美方的封锁效果大打折扣。 贝森特的威胁虽引发短期震荡,但中美经济深度交织的现实难以逆转。 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半导体出口仅占总额1.7%,而美国医疗设备23.6%依赖中国供应,若真实施禁运,双方都将承受剧痛。 “贸易战是数字游戏,但产业链是血肉相连。” 当贝森特在CNBC镜头前挥舞“禁运大棒”时,华尔街的股市曲线正在剧烈波动——这或许是最真实的民意投票。
G20峰会落幕,中方拒见美财长,贝森特恼羞成怒,王毅一句话警告
【12评论】【68点赞】
春华秋实
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
小强的部落
嗯,没事,请特朗普继续狗叫…哈哈哈
中原
关税百分之一百四十五已经没生意做了已经脱钩禁运还重要吗?
用户10xxx35
会叫的狗不咬人,尽管放马过来
菜刀
斗智斗勇耗死美国佬
百分百神圣一击率
呵呵,美国已经无计可施了!他怎么折腾是他的事。
了了
有什么需要你运,还禁运,不撒泡尿照照[捂脸哭]
摇了一夜床
川普同志做得好 不能让美国佬过得太好了 是该让Maga们去富土康要饭了。
Derek Cheng
谁对谁禁运啊!稀土? 药品? 婴儿用品,甚至卫生纸,你们美国准备学印度用手擦屁屁吗?[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