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伊朗港口突发爆炸,难道特朗普又动手了? 伊朗南部的重要港口阿巴斯港26日突发大规模爆炸,目前导致至少14人死亡,750多人受伤,具体伤亡还在统计,其中有3位中国同胞。
这起爆炸发生的时间极为敏感,正是伊朗与美国代表团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进行第三轮核谈判。 据伊朗媒体报道,爆炸源于港口集装箱区,初步调查指向化学品存储不当引发事故,但由于地点特殊,外界关于人为破坏的猜测不断增加。 阿巴斯港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北岸,是伊朗对外贸易的核心枢纽,承担全国约60%的货物吞吐量。 阿巴斯港还与中亚五国陆路连接,早已成为中亚国家绕开俄罗斯、通往波斯湾的重要出口。
这座港口能源运输的重要性不亚于欧洲的鹿特丹港,一旦长时间瘫痪,波及的绝不仅是伊朗本国经济。 并且阿巴斯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中亚国家通过这里出口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再向南直抵印度洋,是“中亚南通道”的关键一环。 如今发生这么大爆炸事件,立即了引发国际油市震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当天上涨超过3%,市场也开始对波斯湾能源供应安全产生担忧。
在阿巴斯港爆炸之前,南亚方向也传来了大事件。 印度与巴基斯坦25日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交火激烈升级。 印度方面指责巴基斯坦纵容恐怖组织策划袭击,随后召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驻印外交官,表明将采取“果断行动”。 同时美国与以色列的军用运输机抵达印度,向印度军方运送了一批防空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 印巴冲突 这批援助被外界视为印美印以军事合作深化的明显信号,也加剧了南亚地区的危险性。短短48小时内,西亚和南亚两片土地几乎同时发生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件事似乎都有美国的插手。 在中东另一侧,也门胡塞武装加大了对美军及盟友的军事压力。 胡塞武装不仅多次袭击美军航母,还在近期成功击落一架美国空军的MQ-9“死神”无人侦察机。
MQ-9无人机是美军最先进的中高空长航时侦察打击平台,造价高达3000万美元。击落这样一款高端装备,胡塞武装的技术水平引起了美军高层的重视。 胡塞武装在防空系统、电子干扰和侦察反制能力方面迅速提升,很可能与伊朗革命卫队提供的技术支持密切相关。 胡塞武装近几个月屡次展示缴获的美军武器,包括GBU-53/B“风暴破坏者”滑翔炸弹。
这款炸弹拥有三模制导系统(GPS、红外、雷达),若相关技术外泄,不仅威胁中东地区美军基地安全,也可能改变未来战场技术格局。 美国相关媒体报道,武器技术扩散的风险远远超过装备本身的损失,这一动态已被列为美国国家安全情报机构的重点监控对象。 再说伊朗阿巴斯港问题,港口爆炸的影响正在快速外溢。 阿巴斯港不仅是伊朗南部经济中心,也支撑着伊朗革命卫队在海湾地区的补给链。
过去几年,这里曾多次被怀疑是伊朗对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代理人力量运送军事物资的秘密通道。 爆炸事件发生后,伊朗总统指示内政部长和革命卫队联合成立调查组,同时紧急调动消防和救援力量。 伊朗官方虽然强调事故原因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当”,但据伊朗军方人士消息称,起火点附近存放的大量高氯酸钠很可能是导弹固体燃料的重要成分。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不排除存在外部势力破坏或引爆的可能性。
此时的伊朗,已经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如果爆炸真是意外,伊朗政府将面临国内巨大的安全和管理质疑; 反观如果爆炸涉及外部袭击,那么在核谈判敏感节点爆发冲突,势必打乱德黑兰既定的外交节奏。 伊朗政府选择低调处理,没有直接指责以色列或美国,显然是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而特朗普,显然不打算给伊朗任何喘息的机会。 特朗普曾公开发声,指责伊朗破坏地区和平,并重提霍尔木兹海峡油轮袭击事件,称伊朗是幕后黑手。
特朗普政府惯用手段,通过语言进行施压,明显意在构建一种印象:伊朗是“地区不稳定的制造者”,而美国是“秩序的维护者”。 而在南亚方向,印巴冲突短期内看不到缓和的迹象。印度媒体连续发布强硬表态,强调“不排除任何手段”,巴基斯坦则警告将“坚决回击任何侵略”。 巴基斯坦军方26日还发布声明,称在克什米尔地区拦截了一架印度无人机,气氛更加剑拔弩张。 至此南亚、西亚两大地区事件同时爆发,战略布局也进入一个新的方向。 特朗普选择这时出手,还是默默关注,明眼人都能看明白。 他可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