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钱真好挣!武汉,一女孩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养了500条蚕,可累坏了家人,爷爷

笔杆子说 2025-04-28 15:36:15

城里的钱真好挣!武汉,一女孩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养了500条蚕,可累坏了家人,爷爷奶奶还要跑到村里去摘桑叶,不料这一幕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甚至有不少家长不得不花钱买桑叶,10片叶子就要3块钱。有网友表示:我家有好几千棵桑树,是不是要发财了!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2025年4月25日) 三年前,李女士的女儿从幼儿园小班起迷上养蚕,起初几条蚕宝宝还能靠小区绿化带的零星桑叶勉强维持。直到今年春天,孩子突然宣布要挑战 “养蚕大户”,500 条蚕宝宝如蝗虫过境,不到三天就啃光了全家能找到的所有桑叶。 “城里的桑树比大熊猫还珍贵!” 李女士的丈夫王先生苦笑。学校周边仅有的两棵桑树早已被家长们 “薅秃”,连新栽的桑树苗都被连根拔起。更荒诞的是,文具店竟悄悄上架了 “教育特供桑叶”,10 片叶子标价 3 元,比进口水果还贵。有家长算了笔账:500 条蚕每天要吃 300 片桑叶,一个月下来光买叶子就得花 2700 元,抵得上半个月工资。 这场桑叶危机背后,是城市生态与教育需求的剧烈碰撞。园林专家透露,因桑树病虫害多、果实易污染路面,武汉近十年已基本淘汰公共绿地的桑树种植。而另一边,科学课 “观察蚕生命周期” 的作业要求,让全市至少 5 万家庭卷入 “寻叶大战”。有家长调侃:“现在武汉的桑树比学区房还抢手,建议改名叫‘黄金叶’算了。” 商机嗅觉敏锐的商家迅速入场。某外卖平台推出 “桑叶闪送” 服务,30 片新鲜桑叶售价 29.9 元,还附赠蚕宝宝成长手册。更夸张的是,有郊区农民在朋友圈晒出 “采摘体验套餐”,199 元可进桑园自由采摘两小时,顺便体验 “古法养蚕”。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甚至从山东、河南调运桑叶,形成跨省供应链。 但这场 “桑叶经济” 背后,是家长们的血泪控诉。退休教师张女士为给孙女摘桑叶,不慎摔伤腰椎;程序员陈先生为抢购桑叶,连续三天凌晨守在电商平台。更讽刺的是,许多孩子对养蚕毫无兴趣,作业最后都成了家长的 “独角戏”。有网友怒批:“这哪是教育实践?分明是家长的‘生存游戏’!” 这场荒诞的桑叶争夺战,暴露出城市教育与自然脱节的深层矛盾。当养蚕作业异化为家长的 “内卷战场”,当桑叶价格飙升成 “教育焦虑指数”,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实践课,究竟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是考验家长的钱包厚度? 有人提议学校统一养蚕,让孩子轮流观察;也有人呼吁在城市规划中预留 “教育生态林”。但最该被问责的,是那些坐在办公室拍脑袋设计作业的人。毕竟,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家长满城找桑叶,而是教会孩子 —— 当资源稀缺时,如何用智慧化解危机。下次布置作业前,不妨先问问:“这作业,孩子自己真能完成吗?”

0 阅读:60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