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很多人猜是中国或伊朗在背后帮忙,其实都不是。

霁雪寒松 2025-04-28 11:53:11

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很多人猜是中国或伊朗在背后帮忙,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幕后大佬”是低调的印度,靠着一系列巧妙操作,不仅给俄罗斯当了救命稻草,还顺手给自己赚了不少好处。 俄油一度被西方封杀,原先的出海口几乎全部被切断,但印度顺势而为,成了俄罗斯最大的原油买家。 印度用低价大量买进俄罗斯油,不仅让俄罗斯的油有了市场,也稳住了自己国内的能源供应和物价。 原油进入印度炼油厂后,一部分供国内使用,另一部分被加工成汽油、柴油等成品油,贴上“印度产”标签,再高价卖到缺油的欧洲市场。 如此一来,俄罗斯原本岌岌可危的外汇收入稳住了,印度则灵活地展现了中间商赚取差价的绝妙手腕。 欧洲表面上一副抵制俄罗斯能源的姿态,实际上加油站里卖的成品油,大半还是俄罗斯原油的“翻新货”。 印度钻了西方制裁的空子,把本应该断供的俄油洗白,欧洲国家也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整个能源市场被捣腾得跟走迷宫一样,但俄罗斯靠着这条“印度通道”,保住了经济命脉。 在这盘大棋里,印度还祭出了一招“卢比结算”,它用本币支付贸易账款,俄罗斯拿到一堆卢比却无处可花,最后只能接受部分用人民币结算,相当于被印度卡了脖子。 比起中国和伊朗那种单纯多买或偷偷援助的方式,印度的“中间商”玩法更直接,也更有话语权。 表面是做生意,实则牢牢把控了俄罗斯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借着俄乌冲突,印度不仅在经济上沾了大便宜。 还顺手从俄罗斯那儿捞到军备技术、核潜艇合作等一堆战略资源,国际地位随之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这种局面并非没有隐忧,西方市场一旦修补制裁漏洞、强化对印度成品油的监管,或者俄罗斯自己选择更多元化买家,不再对印度低头,印度的杠杆优势也可能大打折扣。 此外,炼油产业大规模扩张带来的环境压力,在印度本土也渐渐浮现。 整个格局其实非常微妙,印度虽然收割了当前的利益,但未来能不能一直站在C位,还要看各方如何继续博弈。 如果你对这场能源博弈怎么看?你认为印度的角色还能持续多久?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138

猜你喜欢

霁雪寒松

霁雪寒松

霁雪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