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大规模回收旧硬盘,试图提取稀土,突破中国管制 雅虎新闻最近曝出个大新闻:微软联合多家科技公司搞了个全球旧硬盘回收计划,目标直指稀土提取。 微软这次瞄准的旧硬盘,其实是个"移动稀土矿"。一块普通硬盘里含有钕、镨等稀土永磁材料,这些元素在硬盘电机和磁头里发挥关键作用。但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响,也架不住现实骨感。美国能源部资助的回收项目显示,从硬盘提取钕的成本高达42美元/公斤,而中国原生稀土成本仅28美元。更尴尬的是,稀土分离技术被中国垄断,全球90%的稀土离心萃取机专利都攥在中国人手里。 中国这边早有后手。商务部不仅限制稀土出口,还搞出"黄金定价"机制,要求对美出口稀土按国际金价结算,而且必须用人民币支付。这招直接打乱了美国的供应链节奏,特斯拉为了维持柏林工厂运转,不得不向中国申请稀土出口许可,甚至被迫共享电池技术。 美国的盟友也跟着遭殃。日本三菱重工的潜艇用永磁电机性能下降15%,噪音超标,只能紧急向中国采购稀土。法国和日本合资的全球最大稀土回收厂,年产能才620吨,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型稀土厂的产量,而且技术还得依赖中国。 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把稀土产业链玩崩了。2015年唯一的稀土生产商Molycorp破产,如今想重建产业链,却发现连稀土分离技术都得求着中国。五角大楼甚至不得不拆解退役的F-16战机,从零件里回收稀土。 这场稀土博弈,本质是中美产业链控制力的较量。中国掌握着从采矿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优势,美国就算回收再多旧硬盘,也绕不开中国的技术壁垒。正如马斯克所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布局,"就像在全球供应链里下了一盘围棋"。当美国还在为几公斤稀土焦头烂额时,中国已经在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钢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把"工业味精"变成了"战略核武器"。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拼的还是全产业链的硬实力。美国想靠"收废品"突破封锁,注定是一场吃力不讨好的闹剧。真正的赢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连外媒都佩服中国了。这事听着就解气!美国成天拿着关税大棒到处敲诈,这回可算踢到
【1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