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全球各大经济体都表现出不一样的破局思路,在中方明确进行反制并实现破局之后,日本也紧随其后,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回应。 石破茂的东南亚之行,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空,制造业不仅无法回流美国,还正在让世界供应链实现“去美国化”。
据日媒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对越南与菲律宾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行程,今年1月份时,石破茂已对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进行访问。 虽然访问内容绕不开防务等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石破茂正极力彰显外交政策的独立性与破局之路。 东盟,本就是公认所谓的下一座“世界工厂”,然而面对特朗普出其不意的关税政策,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必将面临重大重组。 日本夹在其中并不好受,中美是日本两大贸易合作伙伴国,如果只是单纯地中美博弈,日本或许能从中得利。 可特朗普若对中日经贸关系实行“二级关税”制裁,就意味着日本对华经贸也将遭受冲击,比如限制日本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经营等,否则日企也要面临美方空前的制裁。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若日本成为中美“稀土”转运站,偷偷为美国军工企业谋私利,自身的稀土供应也会受到限制。
特朗普对日本动刀子时并不心慈手软,从他个人的经历来看,对广场协议之前的美日经贸关系十分埋怨,当时他所主张的政策就是将如今用在中国身上的损招,对日本再用一遍。如今成为美国总统,手段虽然有所缓和,但日本要付出更多资源换取优待仍是底线。 比如在最新的提议中,美国就打算构建一张巨大的液化天然气输送网络,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是“意定客户”。 这些经济体对外能源依赖度都是较高比例,而舍弃价格偏低的俄罗斯、中东的油气资源,购买美国高价出口能源,无非是为关税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豁免。 可最终能豁免到什么程度,全凭特朗普那套经济学家看不懂的关税公式,反正大额赚取美元顺差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不想成为美国经济的“血包”,日本必须要有挣扎意识。
石破茂的东南亚之行,无疑是为日本找寻找眼下时期的出路。 不少人都称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经历了“失去的30年”,可实际上这30年或许只是日本普通民众的感受,从经济比例来看,日本并没有从世界舞台上黯淡失色,反而凭借对海外投资,尤其是东亚国家崛起的重视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石破茂今年频繁往返于东盟国家,明显是想故技重施,想继续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新供应链。在这条产业链上,日本会尽力保持稳定性与独立性,不受中美两国博弈的影响。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特朗普恐怕没这么容易放过日本,先前美国股债汇“三杀”之后,白宫不得不暂缓对大部分国家关税90天。 日本身为受益者,表现得异常低调,没过几天就有媒体曝出日本投资机构大幅抛售美债的消息,这样的“背刺”很可能会被特朗普怀恨在心。
如今美日最终谈判在即,石破茂却急匆匆地开启了第二轮东南亚之行,看得出日本活络的心思正让特朗普设想的战略不攻自破。 特朗普如今的各种倒行逆施之举,并不会让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围绕在美国周边,反而摸索出一条将美国排挤出经济全球化之外的道路,至少让美国在新时代中的地位显得不再核心,各国在市场与技术方面有其他选择可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