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没谈判后,美方报复来了,特朗普趁火打劫,中方召开重要会议

晓萱说国际 2025-04-28 09:10:12

中美谈判未开启后,美方的报复动作迅速跟上,与此同时,特朗普又趁火打劫,抛出一套新说辞,而中国则在沉着应对之下,召开了一场重要的内部会议,为接下来的局势变化定下基调。那么,美方的一系列举动有何用意?中方又将如何应对? 眼见中美谈判迟迟不见踪影,中方甚至没有在G20财长会上与自己见面,美国财长贝森特坐不住了。近日,他发起了报复行为,与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会晤时,要求该行推动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俨然要切断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支持网络,进一步挤压中国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趁火打劫称,宣称除非中国在关税谈判中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高额关税,甚至威胁“谈判可能永远不会完成”。这种一边释放缓和信号、一边抬高要价的做法,暴露了美方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方妥协的策略。 只不过,其强硬的姿态难掩内在矛盾,就在前不久,贝森特私下向投资者承认,当前关税僵局“无法持续”,并预测“短期内可能缓和”,这种表态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言论形成对照,4月22日,特朗普突然改口称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25日又强调“中国必须让步”。 有分析认为,美方的摇摆源于关税战对自身经济的反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9个百分点,美股波动加剧,通胀压力攀升,美国CNBC民调显示,60%的民众担忧关税加剧物价上涨,55%不认可政府经济政策。 事实上,此次特朗普和贝森特的言论,遵循的还是骨子里那套逻辑,如果谈不成协议,那就继续施压。说白了,美国现在不过是想稳住市场,不是真的要认真解决问题。华盛顿发起报复,目的则是想在内外交困时,逼中方让步,为自己解套而已。

至于中方则早已亮明态度,打,我们不怕;谈,大门敞开,但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谈判,不接受威胁和讹诈。这番话,掷地有声,也给出了我们面对美方骚操作时的底线。所以,面对美方抛出的“对话橄榄枝”,中方并没有急着接,反而让美国越发着急,采取激进动作。 至于后续的应对,答案其实也已明了:不怕打,不惧压,静观其变,坚持原则,同时内部做好准备。事实上,中方近期已经召开了重要会议,专门针对贸易金融形势进行了部署。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将贸易战定性为“斗争”,并提出“四稳”方针,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会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并部署了包括降准降息、加快专项债发行、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一揽子措施。 这些举措既着眼于短期经济稳定,如对受关税冲击企业提高失业保险返还比例;也注重长期结构优化,如支持科技创新与扩大内需。与此同时,不止中国,世界各国也在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说“不”,白宫为了安抚市场,急着宣布已经有18国向美方提交了贸易提议,且本周会跟34国会谈。但《纽约时报》泼了盆冷水,实际上一国协议都没谈成。

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态,不会在谈判中向美国“唯命是从”,强调必须维护国家利益。越南、泰国也纷纷推迟与美方的谈判安排,避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欧盟委员会公开声明,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不会影响对华关系,欧盟不会脱钩。冯德莱恩更直接,称在美国关税政策搅乱全球市场后,各国需要“可靠的贸易伙伴”,而这个伙伴,显然不是美国。 眼下,中美谈判僵局的核心在于谈判前提的错位,美方要求中方单方面让步,却回避取消关税的实质性动作;中方则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要求美方首先纠正错误。这种矛盾在近期“谈判罗生门”中凸显:尽管特朗普声称“每天与中国接触”,但中国外交部多次否认磋商存在。当然,中方拒绝仓促谈判也避免了释放妥协信号,从而维护与其他国家的抗美统一战线。

现如今,特朗普想通过关税胁迫各国,反倒引发了全球自由贸易的觉醒潮流。这一轮博弈,美国一手牌打得稀烂,已经显出后劲不足,而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华盛顿:这个世界,不是可以随便胡来的。中美关税博弈远未结束,但可以肯定的是,靠威胁、讹诈和小动作,是打不垮一个沉稳而坚定的中国。

1 阅读:491

猜你喜欢

晓萱说国际

晓萱说国际

心中有国,肩上有责,,前路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