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韩先楚一开始评定的是中将军衔,当时很多人也都赞成这个评选结果。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27 19:20:46

1955年大授衔,韩先楚一开始评定的是中将军衔,当时很多人也都赞成这个评选结果。 韩先楚,1913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也就是现在的红安县。那时候他家穷得叮当响,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小小年纪就得下地干活,苦日子磨出了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20年代末,他投身革命,加入红军,从此一头扎进了打仗的日子。他跟着队伍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长征,又扛过了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到了解放战争,他已经是带兵打仗的老手了,指挥起来有板有眼。 解放战争那几年,韩先楚真没少出力。他在第四野战军当40军军长,辽沈战役里带着部队啃下了敌人的硬骨头阵地,给全军开了路。平津战役时,他领着兵跑了几百里,硬是把敌人的后路给断了,逼得对方没处逃。1949年,他升任12兵团副司令员,先带兵解放了武汉和长沙,后来又追着敌人打到了雷州半岛。衡宝战役、两广战役,他都没落下,为新中国站稳脚跟出了大力气。 到了1955年,军队要评军衔了,韩先楚的名字自然上了名单。一开始,评定小组给他定的是中将。大家伙儿琢磨着,他打仗确实厉害,但跟那些战功特别扎眼的大佬比,好像中将也说得过去。可名单送到毛主席那儿时,事情起了变化。毛主席盯着名单看了会儿,皱着眉点了点韩先楚的名字,说了一句:“别忘了他在海南立下的功劳。”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愣了下,但没人敢多嘴。 说起海南岛战役,那真是韩先楚的高光时刻。1950年初,国民党残兵缩到海南岛,仗着琼州海峡的天险和陆海空三军的防御,觉得自己稳了。当时部队里意见不一,有人说大局已定,没必要冒险渡海;还有人觉得海上作战没经验,得等装备齐了再说。可韩先楚不这么想。他跑到雷州半岛沿岸转了好几圈,跟当地船工聊风向、问潮汐,还亲自带着部队用破渔船练渡海。那年4月,他下了决心,带着帆船队硬闯了过去。在琼崖纵队和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硬是把海南岛拿了下来。 这场仗打得太关键了。海南刚解放没俩月,朝鲜战争就爆发,美国第七舰队直接开进了台湾海峡。后来毛主席跟邓华聊起这事,说要是海南晚解放两个月,怕是得成“第二个台湾”。韩先楚这仗打得及时,意义不一般。毛主席心里有数,觉得中将实在配不上他的功劳。于是,在他的提议下,韩先楚的军衔改成了上将,这事儿也就定了。 海南岛战役之后,韩先楚没闲着。他接着投身抗美援朝,指挥了好几场硬仗,带着部队在前线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担子一点没放下。后来年纪大了,他慢慢退出一线,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军队和国家的事儿。跟老战友聚会时,他总爱聊起当年的仗,脸上常挂着笑。1986年,他因病去世,73岁。他这一辈子没啥花哨的传奇,就是实打实地干,用胆子和本事为国家铺了路。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