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后皇帝•10 东汉纪•22.1/41后皇帝•考注:太后郭氏、徐邈、曹羲、曹训、曹彦、司马师、司马昭、桓范、蒋济、待续: 【考注】 ①、太后郭氏:郭氏,明元皇后,西平人。祖上是河西大族。父郭满,母杜氏。谥号明元皇后,景元四年三月,与魏明帝葬于高平陵。公元237年被魏明帝曹叡立为皇后。景初三年即公元239年,明帝曹睿去世,八岁的皇太子曹芳即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十二月去世。 ②、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今北京城西南人,三国时曹魏大臣。建安年间,徐邈为尚书郎,当时明令禁酒,徐邈私自饮酒,喝得大醉,险些丢官受罚。后徐邈为陇西太守,再转南安太守。曹丕即位徐邈历任数郡太守,因政绩卓著,赐爵关内侯。 ③、曹羲:曹真之子,曹爽之弟。魏明帝曹睿去世后,曹爽和司马懿同受托孤辅政。曹爽排挤司马懿,将诸兄弟均进封为朝廷要职,曹羲受封中领军,掌握禁兵。曹爽经常外出狩猎,曹羲恐他人暗算,出言劝谏,但不被采纳。终于,司马懿借曹爽兄弟外出之际发动政变,曹爽兄弟均被剥夺兵权,不久于公元249年以谋反罪斩首,夷三族,党羽皆被剿灭。 ④、曹训:三国时期魏国宗室!曹真之子,曹爽之弟。魏明帝曹睿去世后,曹爽和司马懿同受托孤辅政。曹爽排挤司马懿,将诸兄弟均进封为朝廷要职,曹训受封武卫将军,掌握禁兵。后来,司马懿借曹爽兄弟外出之际发动政变,曹爽兄弟均被剥夺兵权,不久以谋反罪斩首,夷三族,党羽皆被剿灭。帝追思曹真的功劳,诏曰:“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其悉封真五子羲、训、则、彦、皑皆为列侯。” ⑤、曹彦: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大司马曹真之子,大将军曹爽的弟弟。早年被封为列侯,后任散骑常侍侍讲,可以出入禁闼,十分受宠,无人能及;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曹彦兄弟被剥夺兵权,以谋反罪谋,曹氏兄弟遭诛。帝追思曹真的功劳,诏曰:“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其悉封真五子羲、训、则、彦、皑皆为列侯。” ⑥、司马师:字子元,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西人,公元208年出生,司马懿长子,司马昭兄长,司马炎伯父,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将领,西晋奠基人之一,与夏侯玄、何晏齐名。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师率兵控制了京都。司马懿逝后,他执掌魏国军政大权,在合肥新城大败诸葛恪。公元254年,他诛杀企图政变的李丰、夏侯玄等人,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大权在握。次年他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后于公元255年3月23日,病死于许昌,终年48岁,谥号忠武,庙号世宗,葬于峻平陵。 ⑦、司马昭:字子上,河内温县人,今属河南人,公元211年出生,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葬于崇阳陵。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后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公元260年,在曹髦被弑杀后立曹奂为帝。其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公元265年9月6日病逝,终年55年。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追尊其为文帝,庙号太祖。 ⑧、桓范:字元则,沛国龙亢人,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建安末年,桓范进入丞相府与王象等人共同编撰《皇览》。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担任羽林左监。魏明帝时,历任中领军、尚书、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职。正始年间,升任大司农,为曹爽出谋划策,号称“智囊 ”,高平陵之变爆发后,他力劝曹爽挟持魏帝曹芳到许昌,曹爽不听。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后,桓范与曹爽及其党羽皆被司马懿所杀。桓范著有《世要论》,或称《桓范新书》12卷,颇有文才,雅善丹青,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其作品视为“中品”。 ⑨、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公元188年出生,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谥曰景侯。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景初年间担任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曹芳继位之后,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代司马懿为太尉。正始十年即公元249年,蒋济随司马懿推翻曹爽势力之后,晋封都乡侯,同年5月18日去世;亦说为蒋济觉得失信于曹爽,不久后自责忧愤而死。
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去拜见皇后。皇后突然叫了五个宫女出来,让刘奭挑一个侍寝。刘
【4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