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共九大会间休息时间,许世友怯生生地走到毛主席身边,寒暄了几句。毛主席知道他有话要说,就直接问道,有什么话就直接说,你什么时候也不好意思了。 1969年中共九大,许世友在会场休息时怯生生地走到毛主席身边,寒暄几句,谁知毛主席一眼看穿他的心思,直截了当问他有啥话要说。这短短一幕,背后却牵出一段战友情深的故事——许世友为啥鼓起勇气开口?他要救的王近山,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转折? 王近山,1915年出生在湖北红安,家里穷得叮当响,土墙草屋,饭都吃不饱。15岁那年,他扛着红缨枪加入红军,小个子不起眼,可打起仗来不要命。1931年一次战斗,他跟敌人扭打着滚下山崖,敌人死了,他活下来,从此得了个“王疯子”的外号。长征路上,腿受伤了还咬牙翻雪山草地,那股韧劲让人服气。 抗日战争,他在八路军129师386旅当旅长,山西洪洞设伏干掉日军军官,还缴了把军刀送给毛主席。解放战争,他带着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在淮海战役立大功。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他指挥沉稳,打得漂亮,1955年拿了中将军衔。 可到了和平年代,他因为个人问题受处分,职位被降,日子过得艰难。农场劳动,带着老婆孩子苦熬,曾经的“王疯子”风光不再。这时候,能拉他一把的,只有老战友许世友了。 许世友,1906年出生在湖北麻城,家里也穷,小时候被送去少林寺干杂活,顺便练了一身功夫。1926年黄麻起义,他加入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从连长干到军长。长征中,他带队挡追兵,赤手空拳抢过敌人机枪,那场面够猛。 抗日战争,他在山东胶东打得日军头疼,毛主席说他“打红了胶东半边天”。解放战争,孟良崮战役他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围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战功没得说。1955年,他当上上将,坐镇南京军区司令员,作风硬朗,部队里都服他。 他跟王近山在红军时期就认识,战场上并肩作战,感情铁得很。王近山落难,许世友看不下去,觉得老战友不能就这么被埋没。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在北京开会,正赶上珍宝岛冲突后全国备战,气氛紧张。许世友知道这是个机会,琢磨着得为王近山说句话。那天休息时间,他鼓起勇气走到毛主席身边,先寒暄了几句,毛主席却不吃这套,直接问他有啥话就说,别扭扭捏捏。 许世友也不绕弯子,说战争年代有些同志打仗猛,现在过得不好,能不能让他们重新带兵,点名提到王近山。毛主席想了想,同意了,还问哪个军区敢要。许世友拍胸脯说,南京军区要! 这事很快就定了,周恩来负责落实。王近山从农场被调到南京军区,命运就此翻盘。许世友这一开口,不光救了老战友,也抓住了备战的时机,够义气也够聪明。 1969年7月,王近山带着老婆孩子从河南农场坐硬座火车到南京。下了车,他一手提着破皮箱,一手拎着几只老母鸡,朴实得像个老农民。南京军区的肖永银、尤太忠、吴仕宏几位将军来接他,看他这模样又感动又心疼。许世友在军区食堂摆了接风宴,自己先干了一杯酒,还把自己的别墅让给了王近山一家。 王近山当了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干活认真得很。一次跟许世友去青龙山勘察地形,他的车抛锚了,腿脚不好还硬撑着走上山,汗水湿透军装也不吭声。后来许世友调去广州军区,他留守南京,照样兢兢业业。1974年查出胃癌,身体不行了还坚持工作,盯着作战方案挑毛病。 1978年5月,他在南京去世,63岁。许世友知道后难受得很,联合老战友把他的葬礼规格提了一级,军旗盖棺,礼兵肃立,送别这位老兄弟。 许世友跟王近山这对老战友,感情不是一般的铁。红军时期一起扛过枪,长征路上互相帮衬,战场上谁有难另一个准冲上去。1969年那次求情,许世友不是随便开口,他知道王近山的能力,也明白老战友的苦。他不光是救人,更是在关键时候给国家留了个能打仗的人。王近山重回军区后也没辜负这份情,干活拼命,硬是把病拖到最后。 这段情谊不花哨,接地气,就是战场上结下的那种生死交情。许世友仗义,王近山硬气,俩人凑一块,愣是把困难熬过去了。 1969年那次对话,不只是许世友救王近山的事儿。珍宝岛冲突刚过,国家要备战,能打仗的人得用起来。许世友看准了时机,既帮了战友,也对了大局。王近山回来后,南京军区的作战准备更扎实了。这说明啥?真正的友谊不是嘴上说说,得有担当,能扛事。 再说,许世友这人直来直去,毛主席问他话,他也不藏着掖着,这种性格在那种年代挺难得。王近山的经历也告诉咱们,人生有高有低,但只要有本事、有兄弟,总能翻身。 许世友为王近山求情这一出,讲的是义气,也是担当。这段历史不复杂,却让人心里热乎乎的——真正的战友情,能扛过时间和坎坷。你们觉得呢?王近山的“王疯子”精神是不是还挺带劲?有啥想法,评论区聊聊吧,别憋着!
1956年,毛主席在怀仁堂看戏,突然停下来问周恩来一句:“恩来,刘嫂子在哪?”在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