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枪丢了!”1979年,一名解放军战士在河北省石家庄火车站报警,称自己丢失了一把五四手枪以及20多发子弹,该案件立刻引起了警方的重视。 1979年深秋的石家庄火车站,寒风刺骨,却阻挡不住人群的熙攘。突然,一个身影穿梭在人流中,那是一名身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满头大汗,脸上写满了惊慌。这位名叫张友亮的解放军二炮部队军官,正疯狂地向着刚刚停靠的列车奔去。 十分钟前,张友亮从湖南怀化开往石家庄的列车上醒来,因为前一天刚完成任务的疲惫,他在车上睡着了。惊醒后的慌乱中,他匆忙下车,却在出站口突然想起——他的背包忘在了座位上!那个普通军绿色的背包里装着他所有的财物:400元现金和100斤粮票,这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但更令他心惊胆战的是,包里还有一把上满膛的54式手枪! "完了,完了!"张友亮心中咒骂自己的疏忽。作为二炮某机械管理部门的军官,他深知配枪对军人的重要性——那是军人的第二条生命。原本他将手枪放在包里是为了避免腰间的枪套引起旅客的恐慌,谁知这一决定却酿成了大祸。 当张友亮赶回车厢,看到空无一物的座位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在车站苦苦寻找一小时无果后,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必须立刻报警。 "警察同志,我...我的枪丢了!" 石家庄火车站派出所内,接警的民警听到这句话时,额头立刻冒出了冷汗。一把上满膛的军用手枪丢失在人流如织的火车站,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这把枪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案件立刻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石家庄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二炮保卫科也派出了调查人员共同侦办此案。全市的交通枢纽设卡拦截,车站、汽车站的监控录像被反复排查,所有与张友亮同车厢的乘客都被列为排查对象。 专案组的唯一线索来自一名叫许爱国的内蒙古农村妇女,她是张友亮同车厢的乘客。根据她的回忆,张友亮下车后,一个30岁左右、有些白发的中年男子鬼鬼祟祟地拿走了那个军绿色的背包。 "那个男人自称在常德工作了20多年,这次被调往北京。"许爱国说,"他穿着工装,看起来像是做工程或地质勘探的。" 凭借这一线索,专案组展开了大范围排查,锁定了48名近期从常德调往北京的工人。然而,经过两个月的调查,这些人全部被排除嫌疑,案件陷入了僵局。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张友亮的心也越来越沉重。作为一名军人,丢失配枪是不可原谅的失职,他已经做好了接受处分的准备。但比起个人前途,他更担心的是那把枪可能造成的危害。 就在专案组一筹莫展之际,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突然提出了关键性的疑问:"会不会许爱国口中的'常德'不只是指常德市,而是整个常德地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为破案打开了新的方向。 老刑警的一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案件的新方向。1979年12月8日,专案组将调查范围扩大到整个常德地区,没想到这一变动很快就带来了关键突破。 常德石门县火车站的铁路第四铁道工程局传来了重要线索:一名叫刘海州的工人在八月份被调往北京电气化工程局工作,但户口却落在了河北保定。专案组迅速调取了刘海州的照片,拿给张友亮和许爱国辨认。两人异口同声确认:就是他! 但问题来了——刘海州的差旅报销单上显示,他是10月14日乘车,比案发日期早了两天。就在专案组成员疑惑之际,工程局的财务人员解释道:"差旅报销单是刘海州自己填的,日期不一定准确。"果然,进一步调查证实,刘海州确实乘坐了与张友亮同一班次的列车,并在石家庄换乘前往北京。 时间已过去两个月,张友亮的军装上已经沾满了等待的灰尘。他知道,即使找回枪支,自己的军旅生涯也将画上句点。但作为一名军人,他必须为自己的失职负责到底。 专案组没有贸然行动。"抓人容易,但如果没有铁证,他可能不会认罪。"组长说道。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让第四工程局再次安排刘海州出差,而张友亮和许爱国则在北京火车站等候"偶遇"。 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竟然出奇地有效。1979年12月中旬的一个寒冷早晨,当刘海州走出北京火车站,看到张友亮和许爱国站在不远处时,他的反应比专案组预期的还要激烈——他立刻转身就跑! "站住!"早已埋伏的专案组成员一拥而上,将刘海州按倒在地。在押送途中,面对张友亮质问的目光,刘海州浑身发抖,终于道出了真相。 "我当时就是鬼迷心窍,想捡个便宜。"刘海州低着头交代,"可当我打开包,看到那把枪时,差点吓死。我本想上交,但又怕被判刑,就把东西藏在了床底下,打算等风头过了再处理。" 刘海州万万没想到,这一个贪念,不仅将自己送进了监狱,还差点断送了一名军人的前程。
在线人数跌至6万,栏目前景不容乐观!《与辉同行·阅山河》观众已出现审美疲劳,董宇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