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5岁的王学圻与妻子对簿公堂,结束了和妻子40年的婚姻。王学圻提

熹然说历史 2025-04-26 20:26:39

2011年6月,65岁的王学圻与妻子对簿公堂,结束了和妻子40年的婚姻。王学圻提起离婚诉讼是在一年前的3月,而就在同年11月,《赵氏孤儿》的宣传活动上,传出了王学圻与范冰冰“牵手门”的桃色新闻。 2010年11月,《赵氏孤儿》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活动中,已年过六旬的王学圻与当红女星范冰冰同台互动时,一个看似普通的牵手瞬间被媒体定格,随后以"牵手门"的名义在各大媒体持续发酵。这原本只是同事间再普通不过的礼节性互动,却被赋予了过多不必要的解读。 媒体的聚光灯转向王学圻私人生活的背后,是这位老艺术家事业的巅峰时刻。就在同一年的3月,鲜有人知的是,这位表面光鲜的影帝已经悄然向法院递交了结束40年婚姻的离婚诉讼书。公众不解:为何在事业最辉煌之时选择解散家庭? 那是在2008年,62岁的王学圻为了《梅兰芳》中"十三燕"一角,从零开始拜师学戏。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他仍不辞辛劳练习基本功,即使晕车严重,练习转圈时晕得厉害也坚持不懈。四个月的苦练终获回报,他力挫黎明、章子怡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紧接着2009年,他又凭借《十月围城》中"李玉堂"一角荣获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 正当王学圻享受着迟来的荣誉时,媒体却用"负心汉"标签对他展开批判。很少有人了解,他与外交官妻子孙昌宁的婚姻早已形同虚设。"在我们结合的这四十余年来,每年二人能见面的次数可谓屈指可数,"王学圻曾这样描述他们的婚姻状态。事实上,自1996年妻子被派往加拿大担任文化参赞开始,两人的关系便更加疏远。 儿子王大庆对父亲的决定表现出理解。从小向父亲哭诉:"为什么母亲总是不在身边?"的他,如今能够体会父亲的感受。他回忆童年时说:"我们家就我跟我爸两个人。"这句简单的陈述道出了王学圻多年的孤独生活。 2011年6月,王学圻二度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最终结束了这段长达四十余年的婚姻。法院调解后,他向妻子孙昌宁支付了200万元分手费。这个消息一出,"负心汉"的标签随即贴在了这位刚获得影帝荣誉的老演员身上。面对外界的质疑,王学圻选择了沉默,只是一笑了之。离婚后的十几年里,他也再没有任何感情绯闻出现,而是专注于自己热爱的表演事业。 回溯王学圻的艺术人生,是一段大器晚成的传奇。1946年,他出生于北京一个机关大院,从小对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充满热情。14岁那年,受军旅题材电影影响,王学圻应征入伍加入文工团,追寻自己的表演梦想。然而,文工团人才济济,他并没有获得多少表演机会。 1969年,23岁的王学圻退伍回到北京,进入机械局成为一名工人。同年,经媒人介绍,他认识了来自书香门第、在外交部工作的孙昌宁。两年后的1971年,他们步入婚姻殿堂,并很快迎来儿子王大庆的出生。 军人出身的王学圻性格沉默寡言,在儿子面前常常显得严肃拘谨。多年后他坦言对儿子抱有愧疚,因为缺乏足够的陪伴。1978年,内心不甘寂寞的王学圻重拾表演梦想,成功考入空政话剧团。初入剧团,他只能做些装置组的杂活,与李雪健、濮存晰并称为"三大龙套",偶尔有演出也只能演些土匪、士兵等小角色。 机缘巧合下,原定男一号演员崴脚,王学圻临时顶替出演《淬火之歌》,这成为了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此后,他凭借《九一三》《我是海燕》等作品逐渐步入正轨,并被陈凯歌导演选中,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黄土地》。 真正让王学圻享誉影坛的是2008年的《梅兰芳》。为了演好"十三燕"一角,六十多岁的他拜师京剧名家李舒先生,从零开始学习京剧基本功。尽管晕车严重,练习转圈时常常晕得厉害,但他坚持不懈,最终凭借精湛演技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离婚风波后,王学圻依然活跃在影视圈。2019年,他在《大明风华》中饰演朱棣,再次展现了精湛演技。令人动容的是,在该剧杀青时,73岁的王学圻向所有剧组演员行大礼,以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这一举动展现了这位老艺术家的谦逊和敬业精神。

0 阅读:5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