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承诺的赠与反悔了怎么办? 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人红口白牙说送房送车,可到了兑现时却翻脸不认。 这些口头承诺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反悔了能不能追责?且看法律到底是如何规定的。 2023年北京的老王当着全家人面承诺:等儿子结婚就把朝阳区90平的房子过户给他。 儿子领证后催着过户,老王却改口:当时喝多了说的醉话。 儿子一气之下把父亲老王起诉到法院,结果法官驳回了全部诉求,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书面协议。 法律不反对口头赠与,但有一定的要求。 《民法典》第657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赠与必须实际交付才算生效,没有交付前,那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比如张三说送你手机,只要没拿到手,他随时可以反悔。 《民法典》第469条规定:重大财产赠与必须书面形式。 房子、车子、超过5万元的现金,光靠嘴说根本不作数。但小额赠与比如送个手机、给个红包,当场兑现了就算成立。 司法实践中,口头承诺是否有效,主要看以下三个关键点: 1、有没有过实际行动,至关重要。 上海某案例中,舅舅口头说送外甥婚房,事后反悔,但私下转了20万装修款。法院认定这属于部分履行,判决必须继续履行赠房承诺。 2、有没有关键证据,这是翻盘的重要依据。 杭州一对情侣分手时,女方拿出录音证明男方说过:送你宝马MINI,但因没有其他证据佐证,法院认定是恋爱期间的玩笑话。 3、有没有特殊身份关系。 南京某案例中,父亲对未成年子女的口头赠房承诺有效,因为父母对子女有法定抚养义务,这类承诺被推定为真实意思表示。 为了避免口说无凭的纠纷,大额赠与必须要立字为据,超过1万元的赠与,哪怕再亲也要签书面协议。 其余的赠与,尽量要求当场兑现,比如说送金项链就直接戴脖子上;对于送房的,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只要完成了赠与,那才能把心放到肚子里。 恋爱期间画大饼的伴侣,酒桌上吹牛的朋友,分家产时口头许诺的亲戚……这些都不要太相信,只要没有留下证据,没有完全交付,终究是一句玩笑。 法律承认口说无凭的残酷,但也给了我们自救的方法:大额赠与要写字,关键证据及时存,宁可当时撕破脸,别等事后哭断肠。 感情归感情,法律归法律。那些拍胸脯说“咱俩这关系还要合同”的人,往往翻脸时比谁都快。真金白银的承诺,还是白纸黑字最踏实。
口头承诺的赠与反悔了怎么办? 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人红口白牙说送房送车
运良说是非
2025-04-26 19:59:1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