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必要对巴基斯坦多好,俗话讲救急不救穷,他们快被印度逼得走投无路时伸手拉他们一把,让他们死不了就行了就够了,给多了,就成升米恩斗米仇了。反正只要有印度在,巴基斯坦就不敢不求着我们。 而且重要的是,近几年巴基斯坦似乎有了新的想法,去年一方面想与美国恢复关系,却又试探中国态度,今年更是把价值1.8万亿的巨型铜矿交给加拿大开发,要知道,这个项目中国追了很久! 所以,巴基斯坦在平衡与中国的关系,而我们也应该调整一下对巴基斯坦的态度。这话听起来有点冷酷,但国际关系就是这么回事。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从1947年分治开始,克什米尔问题就像一根刺,扎在两国关系里拔不出来。 巴基斯坦的体量比印度小得多,经济、军事实力都不在一个档次,要不是有外部力量撑着,早就被印度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投资,目的是在南亚保持一个平衡,让印度不能一家独大。 但投资归投资,不能变成无底洞,巴基斯坦这些年经济一直不太行,外债高得吓人,光欠中国的就超过600亿美元。 他们国内政局也不稳,军方和文官政府互相扯皮,极端组织时不时搞点事情。这种情况下,给再多援助也填不满这个窟窿。 与其这样,不如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比如中巴经济走廊的关键项目,既能帮他们缓解燃眉之急,又能确保我们的利益。 有人可能觉得,巴基斯坦是"铁哥们",就该掏心掏肺。其实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铁哥们",都是利益交换。 巴基斯坦靠近中东,又是穆斯林国家,在国际上能帮我们说几句话;我们给他们武器、资金,让他们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牵制印度。这种关系维持了几十年,不是因为感情深,而是因为双方都需要。 要是哪天印度突然和巴基斯坦和解了,或者美国开出更高的价码,这种"铁"还能不能维持,还真不好说。 说到态度问题,最近几年巴基斯坦有些人的表现确实让人不舒服。 一边拿着我们的援助,一边在涉疆问题上态度暧昧,还有人抱怨中巴经济走廊的条件太苛刻。这种心态很危险,就像一个人快饿死了,别人给碗饭吃,他不但不感激,反而嫌饭太硬。 我们帮巴基斯坦,从来不是做慈善,而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如果他们连这点都搞不清楚,总想着占便宜,那这种关系迟早要出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要完全不管巴基斯坦。毕竟他们在反恐问题上帮过我们,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关键是要把握好度,该给的支持不能少,但不能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 比如军事援助可以优先给防御性武器,经济合作要强调互利共赢,而不是单方面输血。 同时要让他们明白,中国的支持是有条件的,如果在核心利益上耍滑头,别指望我们会无条件站在他们那边。 说到底,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就像养盆栽,水浇多了会烂根,浇少了会枯死。印度这个"阳光"太毒,我们得给他们遮一遮,但没必要把他们养成温室里的花朵。 保持适度压力反而能让他们更清醒,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依靠。 国际政治就是这么现实,讲感情不如讲规矩,与其当老好人,不如做个让人又敬又怕的合作伙伴。
巴基斯坦“围魏救赵”,印度肠子都悔青了。印度威胁要关掉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源,巴
【30评论】【1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