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9日,广西独立师班长李陶雄重伤不治被医生当场宣布“死亡”。却没想到在即将火葬时,女护士郑英却紧急哭喊:“他还没死!” 李陶雄出生于湖南一处偏远的农村,他家世代为农。儿时的李陶雄也跟很多农村的孩子一样,有着坚实精壮的身体。 1981年,身体强壮的他在村委的号召下,英勇报名参军,服役于广西独立团。 那时候的新兵,都需要在新兵营里面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达标后才能称为真正的士兵。所以,对很多服役的战士来说,新兵营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核。 但李陶雄在新兵营里训练刻苦,总是主动给自己加大训练难度。在这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下,李陶雄顺利成了新兵营里面最优秀的战士。 几个月结束后,李陶雄因为接连优异的表现,被提拔成了独立师一团三营其中一个班的班长。 此后不久,中越战争爆发。李陶雄所在的部队也被派遣到这场战争中。当时,李陶雄部队负责的主要阵地为茅山阵地,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攻下茅山。 茅山地势陡峭,灌木丛生,敌人盘踞在此,对我军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李陶雄所在的尖刀班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敌人后方,占领敌方高地,阻止对方援军增援。这一任务对于一些从军数十载的老兵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更别提对李陶雄这样一个刚参军几年的小小班长。 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所以,李陶雄和他的战友们都没有选择退缩。 越军在茅山山脚一带都埋有地雷,这让尖刀班的前行之路变得更加困难。作为班长,李陶雄一直冲在队伍的最前面。那时的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兄弟们平安带回家。 在漫长的排雷工作进行完毕后,他们终于能顺利赶路。而在此后不久,李陶雄和战友们终于抵达了敌人后方。 1984年5月1日当天,越军突然发动进攻,决定向我军前方阵地发起进攻。而李陶雄部队也顺利截取到了敌方的这条指令。于是,他们在敌军必经之路上埋伏以待,准备来个偷袭。 当越军大部队离王军还有不到30米时,李陶雄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刻发起进攻。 突如其来的进攻让越军始料不及,于是猛然对我军开始进行炮击。 李陶雄和战士们一路隐蔽作战,躲开了敌人数次进攻。但不幸的是,中途有一颗流弹突然掉落在李陶雄身旁,不等他反应过来,这颗流弹立马爆炸了。 在一阵爆炸声中,李陶雄应声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尽管周围不断有战友在他耳旁哭得撕心裂肺,李陶雄都没能醒过来。 在战友的紧急转移下,李陶雄被送入了战地医院进行抢救。送到医院的时候,李陶雄浑身近百处被弹药所伤,呼吸十分微弱,人也昏迷不醒。 但是在历经7个多小时的抢救后,医生还是一脸悲痛地走出来向李陶雄的战友宣布:伤者已经死亡。 尽管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但战友们还是强撑着再去看李陶雄最后一眼。 广西战地医院前线的护士郑英也在确定李陶雄没有生命迹象后,怀着悲痛的心情为他整理好遗容,并将他装入了遗体袋。 但郑英很快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在护送李陶雄的“遗体”前往火葬场的途中,遗体袋几次掉到地上。以往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毕竟死者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但当骑车终于抵达火葬场时,“遗体”又一次掉到地上。郑英没有犹豫,立马打开了遗体袋,只见李陶雄正睁大着双眼。 这副场面换任何一个人肯定都得吓坏了,但郑英却立马告诉司机:“快!他还没有死!快送他去医院!” 很快,李陶雄又被送往医院,而这一次,经医生检查,李陶雄或许是因为失血过多而出现了“假死”症状,全力抢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组织对李陶雄的情况高度重视,于是连忙派直升机将他送往303战地医院治疗。在派遣飞机过程中,越军一度以为飞机上载的是我军的高级领导,于是极力阻拦。 好在,在我军其他飞机的掩护下,李陶雄顺利被送往医院抢救。但经医生诊断,李陶雄失血过多,急需大量输血,这样才能稳住他的生命体征,手术才能继续进行。 在输入了2500毫升左右的血后,李陶雄终于恢复了体温,但手术这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医生在他的体内取出了大大小小的弹药碎片总共200多块。这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李陶雄并没有因此醒来,甚至有医生断言:三个月后如果他还是没有醒来的征兆,也许这一辈子就要在病床上度过了。 万幸的是,1984年7月26日,在与死神搏斗了76天后,李陶雄奇迹般地苏醒过来。而他醒来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们赢了吗?” 闻讯而来的战友紧紧握住他的手道:“班长!我们赢了!您立了一等功!”而李陶雄则回答道:“为国出征是我的使命......” 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明白,和平来之不易。在沐浴在和平圣光里的同时,我们也该铭记那些为我们带来和平的人。没有他们,万家灯火无迹可寻。
1984年5月9日,广西独立师班长李陶雄重伤不治被医生当场宣布“死亡”。却没想到
风城春史呀
2025-04-26 12:00:03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