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被灭,南宋为何没有坚守中原,而是南下定都杭州   在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

青史如烟啊 2025-04-26 11:07:52

北宋被灭,南宋为何没有坚守中原,而是南下定都杭州   在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强盛优秀的政权层出不穷,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高度繁荣的时刻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在这其中的宋朝,却是一个极具自身特色的别样存在。   公元960年,手握兵权的赵匡胤决意起兵称帝,北宋王朝便在此时应运而生,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便与周边政权纷争不断,与契丹、西夏、金朝的战乱更是绵延数十载。   作为历史上以重文轻武而闻名的朝代,北宋时期国家的综合实力大有被周边崛起的新政权赶超的趋势,如何保全自身成为那个时代里北宋统治者主要思考的问题。   北宋末年,战乱频繁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国家的状况更是岌岌可危。   到宋徽宗二年,发生了历史上震惊华夏的“靖康之耻”,金军南下占领开封,并掳走了两位皇帝,这对于当时中原地区的统治政权与整个汉族文明来讲是致命的打击,以文治国的北宋政府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笑话,北宋随即灭亡。   在那之后,宋徽宗的儿子赵构一路南逃,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重建了宋朝,历史上称其为南宋。   即便如此,南宋也并未因此迎来安稳的生活,不久金军便大举南下,直奔应天府,局势的变动让赵构不得不仓皇向南逃窜,作为一国之主,却被金军追赶的狼狈不堪,如今的南宋政府与北宋时期相比,已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之后在南宋抗金将领的殊死抵抗下,南宋政府获得了暂时的安稳,此时的南宋朝堂之上针对定都于何处的问题争执不休,支持定都南京与支持定都杭州的两派各执其词,讨论一时陷入僵局。   直到公元1138年,宋高宗赵构最终决定定都杭州,之后便再未更改。在北宋王朝灭亡后,南宋政府放弃坚守广阔的中原地带,选择了南下定都杭州,造成这一历史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南宋政府的综合实力与统治阶级的影响。与其说是定都南京和定都杭州之间的论战,不如说是南宋朝堂之上激进派与保守派的针锋相对。   激进派认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它的自然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基础与历史文化底蕴都尤为深厚,进退有度,攻守自如,定都南京足以振奋军队将士与民众的信心,对于南宋政府重振旗鼓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然而,对于保守派而言,定都南京的举动在如今的国家局势面前很容易让南宋政府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相比于重振国威,延续南宋的统治政权显得尤为重要。   再者,当时的统治者宋高宗赵构是个比较懦弱的保守派,面对强悍的金朝军队,南宋政府定都杭州的举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杭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位于东南沿海的杭州,风景秀丽,水路发达,对于南宋政府来讲更加有利。   随着金军势力的不断增强,中原的广大地区都已臣服于它的铁蹄之下,在金军的肆虐之下保全自身是最主要的问题。   杭州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水路错综复杂,且金军不识水性的弱点成为南宋政府处于不利局势时留给自己的退路,所以定都杭州是当时南宋政府最为明智的选择。   第三,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南京作为六朝统治阶级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核心,尽管地理位置较有优势,地区物资产品储备丰富,但是由于政权更迭的破坏,常年的战乱也导致南京地区整体比较荒凉,缺乏生气。   相比之下,位于东南沿海的杭州,虽然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但相较于南京,杭州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水陆交通便利,因而定都杭州是南宋政府权衡利弊下的最优解。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北宋政府灭亡后,重新建立起来的南宋政府之所以没有坚守中原,而是南下定都杭州,是因为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影响、国家综合实力以及统治阶级的决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南宋政府定都杭州的做法是明智的,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在政权林立的那个时代里,对延续南宋政府的统治有深远的意义。

0 阅读:33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