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从政府淡出后,会发生什么

亚太日报 2025-04-25 18:31:39

亚太日报 彭子佳 2025 年 4 月 23 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将大幅减少在特朗普政府 “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时间,这一消息标志着其自 2024 年 11 月以来的 “双重身份” 实验进入转折点。随着马斯克逐步回归商界,这场由科技巨头与政治权力交织的改革实验,正暴露出行政越权争议、企业危机与国际规则冲突的多重张力。 周三,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重申了政府正在为马斯克的离职做准备的信息。“我们必须在某个时候放他走,然后去做这件事。我们预计这次会做。我会和埃隆谈谈这件事,”特朗普在白宫说。总统还表示,一旦马斯克回归,特斯拉将“得到妥善照顾”,并声称马斯克“我认为受到了一些公众的非常不公平的对待。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这种事本不应该发生在他身上。” 马斯克的 “特殊政府雇员”(SGE)身份成为争议核心。根据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规定,SGE 每年服务时长不得超过 130 天,且需在 2026 年 1 月 1 日重置周期。从 2025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就职算起,若马斯克每周工作 5 天,理论上 5 月底即达时限。但白宫通过 “缩减工作量” 策略,将其服务期延长至 2026 年周期重置,这种 “技术性操作” 引发宪法学者质疑 —— 乔治城大学法学教授安东尼・科利指出:“通过切割工作日规避时限,实质是对制度的系统性滥用。” 马斯克为特朗普连任贡献的 2.5 亿美元政治献金,与其政府职务形成微妙关联。尽管白宫坚称其 “无私服务”,但 SpaceX 与美国政府签订的 220 亿美元合同,以及特斯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现实,均构成潜在利益冲突。公民监督组织 “阳光基金会” 的报告显示,DOGE 推动的联邦开支削减中,至少 17 项政策直接惠及马斯克旗下企业,包括 NASA 合同条款调整和关税政策倾斜。 在马斯克宣布 “回归” 前,特斯拉已陷入全面危机:2025 年 Q1 营收同比暴跌 9% 至 193 亿美元,净利润下降 71% 至 4.09 亿美元,毛利率跌破 16.3%。更严峻的是,全球销量下滑 13% 至三年最低,中国市场份额被比亚迪超越,欧洲工厂因关税冲击被迫减产。投资者对马斯克 “分心政治” 的不满集中爆发,截至 4 月 24 日,特斯拉股价年内跌幅达 37%,市值蒸发超 2000 亿美元。 马斯克的政治参与引发全球反特斯拉浪潮。2025 年 3 月,美国 17 个州爆发 “抵制特斯拉” 示威,纽约、洛杉矶等地出现充电站纵火、门店枪击等暴力事件。在欧洲,德国绿党发起 “道德购车” 运动,呼吁消费者选择不与特朗普政府合作的车企。特斯拉中国区被迫推出 “5 年 0 息” 金融方案救市,但品牌形象受损已难以逆转 —— 市场调研机构 YouGov 数据显示,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导致特斯拉全球好感度下降 22 个百分点。 尽管马斯克即将淡出,DOGE 的影响已不可逆。其推动的联邦机构数字化改革,使政府部门裁员率达 18%,年度预算削减超 5000 亿美元。这些措施虽被特朗普称为 “效率革命”,却引发官僚体系反弹 —— 国务卿鲁比奥公开指责 DOGE “摧毁美国国际开发署”,交通部长达菲因航空管制系统裁员与之激烈对峙。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尼克・贝德纳将 DOGE 比作 “离站列车”:“即便马斯克下车,改革惯性仍将重塑联邦治理结构。”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马斯克离职后,约 100 名 DOGE 技术人员将被分流至各部门,但核心权限将收归内阁。此前由 DOGE 主导的 “联邦开支透明化” 项目,已被财政部长贝森特接管并大幅缩水。更具象征意义的是,DOGE 年轻成员爱德华・科里斯坦等 “无政府经验” 技术官僚,正面临联邦道德办公室的全面审查。这种权力重构折射出传统官僚体系对 “硅谷式改革” 的反攻。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144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

全球视野、传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