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CEO警告中方,如果不接受飞机,波音将停止为中国制造飞机。话音未落,中方就来

清音绕耳旁 2025-04-25 16:05:08

波音CEO警告中方,如果不接受飞机,波音将停止为中国制造飞机。话音未落,中方就来了一根有力的强心针。 波音这回是真急了。眼看着订单一天天往下掉,全球市场又被空客抢得七七八八,它这CEO一着急,嘴也就跟不上脑子了,撂下一句狠话:“你中国再不接飞机,我们就不造了!”这话听起来像是威胁,其实更像是个没底气的抱怨。 但话音刚落,中国这边立马亮了张王炸。中信证券发了份扎扎实实的研报,直截了当地告诉市场:C919 的订单已经突破1500架,确认下单的就有1000架,背后站着32家航空公司。而这1000架是个啥概念?就是全世界每卖10架窄体客机,就有1架是中国人自己造的。这意思摆得明明白白——波音你不造?行啊,我们自己来! 说白了,波音还想靠“制造优势”压中国,可这盘棋它下晚了。以前你说全球飞机离不开你,大家还真得听听。可现在,中国有了C919,还真不怕你甩脸子。虽然起步晚、基础薄,可这几年干得实打实,技术攻关一口口啃,核心零部件、航电系统、材料强度,一样一样追上来。你别看现在还在爬坡阶段,可人家至少已经上路了。 再说产业链这块,过去是你波音、空客说了算,现在中国这边动静也不小。从沈飞、西飞到中航工业一整套体系搞得越来越顺,像发动机、航电这类过去必须进口的环节,也在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最狠的是,中国不光自己干,还把这条产业链带着一堆上下游企业全链条升级了,零部件企业赚钱、科研机构吃香,带动的可不是一两个城市,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层级跃升。 而在融资这头,中国玩得更聪明。C919 项目早年靠财政、靠政策,现在已经能走进市场,靠订单、靠金融工具维持造血。什么人民币结算、租赁模式、金融衍生品,统统用上了。不靠美元贷款、不吃外资息差,这种自立能力,才是真正扛得住风浪的底气。 如果波音这事搁在十年前,中方还真得挠挠头想办法。但现在嘛,抱歉,威胁变成笑话。你不造,我自己来,你退一步,我正好腾地方给国产替代。说穿了,这已经不是谁怕谁的问题,而是中国大飞机产业已经步入正循环,不再是哪个国家、哪个企业说一说就能拦得住的了。 这背后,说到底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爆发。中国这几十年不是白干的,从造车到造船、从高铁到芯片,每一次技术突破背后都是无数次被卡脖子之后的破釜沉舟。而C919,就是在这一波又一波硬仗里杀出来的结晶。

0 阅读:0
清音绕耳旁

清音绕耳旁

清音绕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