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杨凤兰被中国派往坦桑尼亚进行援建工作。但她却被坦桑尼亚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中国回应:支持! 1970年那会儿,咱们新中国还在搞建设呢,援助外国成了展示咱大国风范的绝招。“全世界人民都是亲兄弟姐妹”,这话简单直白,愣是激励了一票热血青年跑到国外去帮忙。杨凤兰,北大的高材生,摇身一变成了翻译,跑坦桑尼亚修坦赞铁路去了,中非友谊的小船,她可是出了一份力的。 刚到坦桑尼亚,杨凤兰那叫一个激情澎湃,六年时间,愣是看着一条铁路从地里冒了出来,跟变魔术似的。她不光是说话的工具,还是文化的传播大使,把咱们中国人的那股子拼劲和智慧,一股脑儿地倒给了非洲朋友们。 可回国以后,她心里的小九九就开始冒泡了。钱这玩意儿,跟个隐身的小妖精似的,悄悄就把她的心给勾走了。结果呢,她二话不说,又跑回了那片热土,但这回,她可不是那个怀揣梦想的青年了,整个儿一掉进钱眼里的商人。 但俗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证据一摞摞地摆出来,跟小山似的,坦桑尼亚法院直接开锤:15年牢饭,外加1300多万美元的罚款。这下,“象牙女王”算是栽了大跟头,从云端摔到了地上,法律可不含糊。 国际上议论纷纷,咱们中国政府立场坚定:“坦桑尼亚怎么做,咱们就怎么支持。”这不仅是对法律的敬礼,也是对历史的记性。杨凤兰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人性的纠结曲,也是个提醒:不管走到哪儿,初心可不能忘。 6年的青春,换来了段风光日子;几十年的贪心,结果啥都没了。杨凤兰这辈子,就像个流星,一闪而过,然后就没了动静。
1970年,杨凤兰被中国派往坦桑尼亚进行援建工作。但她却被坦桑尼亚判处有期徒刑1
明哲与明史
2025-04-25 11:02: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