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2日上午,四川南充市S05号山区的一个工地上突然冒起了浓烟,当地的村民议论纷纷。原来,那里正在焚烧一具不腐古尸。 2005年9月22日清晨,四川南充市S05号山区工地上浓烟滚滚,村民们瞪大眼睛围观,议论声此起彼伏。一具百年不腐的古尸被挖出后,竟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这尸体额头贴着道符,绑着布条,像是刚从老坟里爬出来。专家说是为了安全,可村民却嘀咕:“这玩意儿是不是真会动?”这事儿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咱们慢慢往下看。 张三,清末民初南充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生在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家里就一间破泥房,房前屋后全是竹林和泥巴路,日子过得紧巴巴。他打小跟着爹下地干活,学会了种稻子、喂猪、赶牛,啥农活都干得利索。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踩着田埂上的露水,忙活到天黑才回家,汗水把衣裳浸得能拧出水来。那时候的南充农村,靠天吃饭,收成好就乐呵,收成差就饿肚子。 二十岁那年,张三娶了邻村的李氏,家里攒了点粮食才办了婚事。婚后生了俩儿子一个闺女,五口人挤在小破屋里,日子苦归苦,但也算有盼头。丰收年份,村里搞庙会,张三带着娃去看热闹,买点便宜糖块哄他们。他人老实厚道,有回村里闹水灾,田里啥也没收成,他硬是把家里半袋米分给了没粮的邻居,村里人都说他心好。还有一回干旱,他带头挖井,晒得脸脱皮也没歇着。 可好景不长,四十岁那年,村里来了场怪病,烧得人昏天黑地,死了一拨又一拨。张三也没躲过去,病倒后躺在床上,脸黄得像蜡纸,嘴里嘀咕些听不懂的话。李氏急得四处找草药,可一点用没有。有一天半夜,张三突然坐起来,眼珠子瞪得老大,嗓子发出怪吼,把家里人都吓懵了。没一会儿,他就咽了气。村里人听说这事,吓得直摇头,说他准是撞了邪。 李氏没办法,请了个游方的道士来收拾后事。那道士拿了点碎银子,忙活起来,在张三脑门上贴了张画满红符的黄纸,又用粗布条把尸体捆得结结实实,上面撒了糯米,说是压邪气。还说普通木棺不行,得用石头棺才保险。村里人连夜上山凿石头,弄了个粗糙的石棺,把张三埋在山坡上。从那以后,这坟就没人再提起了。 2005年9月20日下午,南充S05号山区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几个工人正忙着挖地基修路。干着干着,有个小伙子发现脚底下有个小洞,黑乎乎的,透着股凉气。他喊了工友过来,几个人拿锹一挖,挖出块大石板,下面露出个墓穴。墓里搁着两口石棺,棺盖都开了条缝。一口棺材里躺着具尸体,另一口啥也没有。那尸体穿着老掉牙的清朝衣裳,头上戴着黑帽,额头贴着黄纸符,身子被布条绑得严严实实,布条上还有黑乎乎的糯米。 工人们一看这阵仗,吓得腿都软了。尸体脸干得皱巴巴,但眉毛头发还一根根看得清,像是没烂过。有人嘀咕这像僵尸,气氛一下子就慌了。工头老李赶紧让报警,可掏出手机一看,信号满格却打不通,喇叭里还传出怪声,像喘气又像风声。大家心里发毛,扔下工具就往山下跑,直奔公安局喊人。 当天傍晚,刑警队的廖队长带人来了,围着墓拉了警戒线。他拿手电筒一照,发现这尸体保存得太好了,头发黑得发亮,布条也还挺结实。周围村民越聚越多,有人说前几天收音机半夜老响,有人说手机老没信号,都觉得跟这尸体脱不了干系。第二天,文物局的专家和医生赶到,围着尸体又是量又是拍,确认这是清末的遗体,保存得好得邪乎,但没用啥防腐药。 专家们合计了一下,说这尸体可能是健康隐患,再加上村民都吓得不行,决定烧了了事。9月22日上午,工地上挖了个坑,把尸体抬进去,浇上汽油点了火。浓烟冲天,烧了俩小时才结束,村民远远看着,心里五味杂陈。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可后面的事儿还没完。 烧了之后咋样了 古尸烧了之后,S05号山区的日子慢慢平静下来。工地又开工了,机器声把之前的害怕劲儿给盖住了。墓坑填平,警戒线一撤,表面上看啥事儿都没了。可村里人心里都留了个疙瘩,尤其是老一辈,晚上聚一块儿总爱提这茬,有人还说半夜听见过怪动静。传言也多了起来,说挖尸体的工人跑了,专家也不见了,可没啥真凭实据。 廖队长干完这事儿没多久就退休了,偶尔跟人聊起就笑笑,说都是瞎闹。工人们拿了点钱,回去干活,但私下都不敢提那天的事儿。文物局出了个报告,说尸体没烂是因为石棺封得好,糯米和道符是老习俗,没啥神秘的。他们还说烧尸体是为了防病和稳人心。这报告登在地方杂志上,有人骂这是糟蹋文物,有人觉得当时也没别的招。 政府也发话了,说怪声和信号问题跟古尸没啥关系,可能是设备老化。烧完之后,村里电话收音机还真好了,大家松了口气。这事儿后来在网上传开了,被整成各种吓人故事,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村里要是有张三的后人,估计也挺纠结,有人好奇问东问西,有人怕沾上晦气不吭声。
2005年9月22日上午,四川南充市S05号山区的一个工地上突然冒起了浓烟,当地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4-24 18:05:41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