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一名女乘客从三江南站打车前往程阳八寨景区时,连续遭遇多名网

君旭和趣事 2025-04-24 14:18:26

2025年4月20日,一名女乘客从三江南站打车前往程阳八寨景区时,连续遭遇多名网约车司机线下加价要求,金额为50-80元甚至3倍车费。司机声称“不加价永远打不到车”,并嘲讽乘客“抠门”。乘客最终被迫改乘公交车。三江县交通运输局确认涉事司机杨某某等5人存在违规加价行为,已对其处以罚款(50-200元),并约谈涉事平台(如“哈某”“花某某”),要求加强管理。 文旅部门联合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全面排查,承诺打击违规行为,并开通投诉渠道(12328)。 矛盾根源是司机、平台与定价机制。司机低价接单与运营成本倒挂。三江南站至景区约25-28公里,网约车平台“一口价”低至出租车预估价的一半(48.9-75.7元),而司机返程无客源,实际成本难以覆盖。 当地网友透露,司机普遍形成“价格同盟”,不加价则拒载或亏本运营。平台低价策略吸引用户,但未考虑偏远路线空返成本,导致司机被迫转嫁压力给乘客。 平台对司机加价行为缺乏有效约束,仅依赖罚款难以根治问题。 乘客认为加价破坏信任,损害旅游体验,呼吁严惩违规司机。 部分网友指出平台定价不合理,司机面临生存压力,“不接单亏本,接单更亏”。事件暴露网约车行业低价内卷的恶性循环:平台压价→司机亏损→违规加价→乘客投诉→处罚乏力→问题反复。 建议提高罚款金额或永久封禁违规司机账号,增强威慑力。 对偏远路线增设返程补贴或动态调价,费用提前公示。平台需兼顾司机合理利润与乘客可接受价格,避免极端低价竞争。 开通高铁站至景区的接驳班车,减少对网约车的依赖。 此次事件既是网约车行业矛盾的缩影,也凸显了平台、司机与乘客三方利益失衡的深层问题。官方处罚虽具警示作用,但唯有通过优化定价机制、强化平台责任、完善交通配套,才能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0 阅读:40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