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本来想写一篇文章,又惜耽误太多时间,所以,就找了一篇我的读书笔记里的文章摘一段发布,以示纪念。摘段全文如下: 2020.6.14·雷阵雨·图书馆 今天雨一阵一阵的下,很大。计划去图书馆消磨时光,骑车来到时,才8:20分,图书馆未开门,就坐在馆前广场的椅子上坐等。一会儿,图书馆前竟然排了队。我拍了张图片然后发朋友圈说:这个浮躁的世界,总有一个角落你想不到…… 在图书馆中找了一本梁文道的书《噪音太多》,当然是随机看到后,觉得喜欢就拿下架来看。序文里,梁谈到自由,他说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概念:自由,首先就是跟人家不一样【《噪音太多·自序》P2】。跟人家不一样而又能幸福地存在,这就是自由。自由的本质是包容,没有包容,自由就是伪自由。 梁文道的一篇《比真实还好》的文章,读来让人浮想联翩。他说欧洲流行“空气吉他”表演艺术,就是听着摇滚乐,本没有吉他的手中却在做着弹着吉他的样子,足以以假乱真,而且这种表演方式还有世界锦标赛,产生过十二位世界冠军【《噪音太多·比真实还好》P23】。可见,这“比真实还真实”的虚拟很有市场。 “虚拟”是不是“假”呢?是假,但又不算假。梁借用空气吉他粉的话说:一流的演出甚至要比真实的吉他手更能表现摇滚的内心力量。 梁文道似乎比较认可这种说法,他举了俄罗斯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种练习课为例。这个课程叫“无实物动作练习”。比如练习一个银行职员数钞票的动作,手中并没有真的钞票,但他在练习时,要跟手中有钞票一样,每一个细节都要表现出来,达到手中无钞心中有钞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要观察生活,然后训练自己的表演神似它。 其实这种表演,中国人并不陌生,甚至还是这方面的大师,因为中国的京剧就是这种“无实物表演”的经典艺术。比如骑马,舞台上是没有真马的,但演员手握马鞭、抬脚踢踏的样子,观众都知道是骑马奔驰。开门进门也是一样,比如大臣觐见,一脚一跨,一撩门帘子等,都能让人看出是进门参拜或拜访。还有近三十年来很火的一些小品,比如王景愚的《吃鸡》,都是虚拟的真实。 但所有这些虚拟,都限于舞台表演,倘用于真实的生活,那就不是什么境界了。
今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本来想写一篇文章,又惜耽误太多时间,所以,就找了一篇我
星鹏谈好啊
2025-04-23 09:49: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