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傅作义几次请求毛主席释放陈长捷,也几次去功德林探望他,然而陈长捷每次

运赛过去 2025-04-22 10:56:44

1956年,傅作义几次请求毛主席释放陈长捷,也几次去功德林探望他,然而陈长捷每次见了傅作义都是怒目而视,“我上了大当,你做了起义将军,我倒做了战犯。” 1949年,天津战役硝烟散尽,陈长捷成了阶下囚,傅作义却因北平和平解放成了新中国的高官。到了1956年,傅作义几次跑到毛主席那儿求情,想放陈长捷出来,还亲自去功德林探望。可陈长捷一见他就火冒三丈,瞪着眼说:“我上了大当,你做了起义将军,我倒做了战犯。” 陈长捷和傅作义的缘分得从军校说起。1892年陈长捷出生福建闽侯,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差点被扔了,靠兄姐捡回来才活命。1915年,他考进保定军校第六期,成绩顶尖。傅作义比他小三岁,1895年出生山西荣河,家里条件稍微好点,1915年进保定军校第五期,毕业时拿了第一。俩人后来都投了晋军,傅作义靠着才华爬得快,1927年就当上旅长,陈长捷则在1919年经傅作义介绍,从基层干起,俩人关系挺铁。 抗战爆发后,陈长捷在南口战役和平型关战役打得硬气,带着第六十一军跟日军死磕,得了“抗日常胜将军”的名号。傅作义也不差,绥远抗战收复百灵庙,名声更响。俩人都是硬骨头,可性格不一样,陈长捷直脾气,傅作义更会审时度势。 1947年,傅作义当上华北“剿匪”总司令,把陈长捷推荐给蒋介石,做了天津警备司令。1949年解放军打过来,傅作义负责北平、天津防务,眼看大势已去,他选择了和谈,促成北平和平解放,自己也得了新中国的职位。可天津那边,他让陈长捷死守,结果陈长捷拼到最后被俘,成了战犯。 这事儿成了俩人关系的转折点。傅作义没提前跟陈长捷通气,陈长捷觉得自己被坑了。他守天津时,工事修得扎实,部队拼得狠,可最后还是没守住。傅作义这边却因为北平和平解放得了好名声,陈长捷心里能不窝火吗?他觉得自己是替傅作义扛了雷。 到了1956年,傅作义已经是水利部部长,陈长捷还在功德林改造。傅作义良心上过不去,几次找毛主席求情,想放陈长捷出来,还亲自去功德林看他。可陈长捷不领情,每次见面都跟吃了枪药似的,瞪着傅作义,甩出一句:“我上了大当,你做了起义将军,我倒做了战犯。” 这话听着刺耳,但也不难理解。陈长捷觉得自己当年听傅作义的,守天津守成了战犯,傅作义倒成了功臣,心里这落差谁受得了?傅作义呢,可能是真想拉兄弟一把,可陈长捷不买账,觉得这探望是来显摆的。俩人这时候已经不是一路人了。 陈长捷在功德林没闲着,积极参加劳动和学习。他跟杜聿明一块儿干活,读马克思主义书,还写心得,态度挺认真。1957年,他去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工地,看到中国人自己建的大工程,感慨挺深。1959年,他终于被特赦,成了第一批放出来的战犯。 傅作义还挺够意思,在北京鸿宾楼摆了一桌请他吃饭。陈长捷去了,俩人聊了聊当年的事,握了个手,算是把这恩怨放下了。陈长捷后来回了上海,当了政协文史专员,写回忆录,留了不少史料。 这事儿得放到当时的大环境里看。1949年那会儿,国共打得你死我活,军人站队就是赌命。傅作义看清形势,选了和谈,赌对了,陈长捷一根筋守天津,赌输了。俩人都是军人出身,可路子不一样,傅作义脑子活,陈长捷太实诚。 1956年傅作义去求情,也不是啥作秀,他跟陈长捷几十年的交情,多少有点愧疚。可陈长捷那脾气,觉得自己吃了亏,哪能轻易咽下这口气?那句“我上了大当”不光是埋怨傅作义,也是埋怨自己没看清局势。陈长捷那句“怒目而视”的话,带着一股不甘劲儿,可到了1959年,他也想开了。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