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源海,54军481团的一名战士。
1979年3月,何源海随部执行穿插任务。
穿插途中,部队遭到越军伏击,情急时刻,何源海与战友们临危不惧,就地应战。激战中,何源海发现有一挺越军机枪,给战友们构成了较大威胁。
何源海翻身上前,躲在了一棵大树后面,而后瞅准时机开枪扫射,一枪把这个越军机枪手给打死了。
第一个越军机枪手死了之后,又有两个越军,先后接过了这挺机枪,这两名越军机枪手,下场也一样,全部被何源海击毙,越军的火力也是大大锐减。
不过何源海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其他越军的注意,越军开始集中火力,不断对着何源海所在的位置开枪。
何源海前方的大树,都被子弹打掉了。
因越军子弹太过密集,何源海被压制得无法反击,这时候,他前面的大树,已经无法再抵挡越军猛烈的子弹了,何源海一翻身,准备找个掩体躲起来,再寻找机会反击。可在这个过程中,越军的子弹打中了何源海,何源海全身上下,多处中弹,已经奄奄一息了。
越军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何源海,他们又拿出了多颗手榴弹,扔向了何源海,因腿部负伤,行动速度受到了影响,哪怕已经看到了越军扔过来的手榴弹,何源海也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榴弹落下。
手榴弹爆炸后,何源海顿时昏死过去。
在战士们的英勇作战下,越军的这次伏击,并没有得逞,越军被迫退走。在打扫战场时,卫生员发现,何源海已经没有了呼吸,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连长。
何源海是连里的标兵,各项考核成绩,都在连里名列前茅,所以对于何源海,连长也是印象深刻。
而且不久前,何源海的表现,连长都看在眼里,一个人干掉了三个越军机枪手,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不过部队的任务还未完成,上级要求他们阻断越军的退路,帮助主力部队消灭更多的越军,连长等人没有太多时间悲伤,若想给牺牲的战友报仇,就必须放下眼下的悲伤和不舍,把悲伤留到战争结束之后。
穿插任务,对行军速度有较高要求,而如果带上烈士们的遗体,行军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连长一咬牙,下令把何源海等人的遗体留在原地,等打完仗了,再带回国内安葬。
在刚才的战斗中,地面上被炮弹炸出了不少弹坑,连长让人挑了一个比较深的弹坑,把何源海等人的遗体放在其中,然后在上面铺上一层树叶和杂草。
这样,若不凑近,就发现不了其中的遗体。
处理好遗体后,连长就带人继续穿插,战士们怀着满腔怒火,把心中的不快全部撒在敌人身上,顺利完成了穿插任务。之后,众人回到了之前遭到越军伏击的地方,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已经牺牲的战友,并带他们回家。可很快,连里的所有战士都愣住了。
因为弹坑之中的遗体,已经被人拖到了地面,有的还遭到了肢解,显然,这是越军的报复。
越军打不过我们,就把气撒在烈士们的遗体上。
连长大怒,想找越军出气,但越军已经逃跑了,他对此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让战士们清点好烈士们的遗体,然后把他们带回国内下葬,让他们荣归故里。
可在清点遗体时,众人发现,何源海的遗体不见了。
对于此事,连长也是十分内疚,战后,他就把何源海的事迹报告上去,为何源海请功。上级在了解了何源海的牺牲经过时,经综合评定,决定追记一等功。
消息传到何源海的家乡,村民们都被何源海的战斗事迹所感动,自发地在村里为他修了一座衣冠冢。大人们还把何源海的事迹讲给小孩听,让他们向何源海学习,以何源海为榜样。何源海的家人,虽然伤心,但也十分自豪,毕竟,何源海是为国捐躯,光荣战死。
谁知两年后,何源海回来了。
村民们看到他时,以为看到了鬼,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因为谁都知道,何源海已经牺牲了。有的村民壮着胆子,与何源海接触,一番交流,这才确定,眼前这人,确实就是何源海,何源海没有牺牲。
村民们对此十分惊奇,就向他询问经历。
原来,两年前,何源海并未战死,当时,他因为失血过多陷入了一种假死的状态,越军找到了弹坑中的遗体时,发现何源海还有呼吸,就把他当成俘虏带了回去,对他进行抢救,何源海这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之后,越军就对何源海进行审问,但何源海并未向敌人屈服,由此被关了2年,直到1981年两国交换战俘的时候,何源海这才被释放回国。
回国后,何源海也是经历了严格的审查,确定没有叛国行为后,这才得以回到家乡。
不过上级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收回他的一等功。
村民们听说何源海被俘,认为他贪生怕死,都非常看不起他,还说他不该活着回来,这让何源海感到十分委屈。后来,昔日的连长亲自出面,讲述了何源海被俘的经过,村民们对何源海的态度才略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