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赵培宪参加了八路军。
赵培宪念过书,有文化,入伍后,上级把他安排在八路军总部担任文书,他先后在朱德、罗瑞卿身边工作过。
1942年5月,日军发起了五一大扫荡。
这次扫荡,日军出动的兵力是前所未有的,一共出动了好几万人。日军除了正面发起扫荡,还弄了很多小动作,比如派出小股部队,让他们伪装成八路军,然后潜入根据地,打探八路军总部的位置。
期间,八路军总部就被日军发现了。
突围过程中,八路军总部损失很大,就连副参谋长左权,也在突围途中壮烈牺牲。激战中,赵培宪也被日军子弹打中,陷入昏迷。
醒来后,赵培宪发现,他已经成了日军的俘虏了。
日军认为,身为八路军总部的一员,赵培宪肯定知道很多情报,就动用了各种酷刑,对他进行审讯。
不过赵培宪革命意志坚定,无论日军动用了何种手段折磨他,他都没有向日军屈服。日军见状,也意识到赵培宪是一个硬骨头。
起初,日军本想杀了赵培宪,后来发现,赵培宪其实还有价值,那就是让赵培宪给他们当苦力。
为此,日军就把赵培宪送到了太原工程队。
太原工程队,听起来像是一个建筑公司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只是一个幌子,它实际上是一个战俘营。
之所以叫工程队,主要是日军会利用战俘,给他们修筑炮楼和碉堡,在这过程中,但凡反抗,一旦被日军发现,日军为了杀鸡儆猴,就会把不听话的人拉出来,当着其他战俘的面活活打死。
赵培宪被日军押到太原工程队时,这里已有300多名战俘。许多战俘都和赵培宪一样,不甘心坐以待毙。
为此,他们想了很多逃跑的办法,但日军在四周修了很多高大的铁丝网和高墙,加之看守太严,赵培宪还没有看到有哪个战俘,可以活着逃出太原工程队。
1942年7月,太原的日军补充了200多名新兵。
这200多名新兵抵达太原后,由日本教官住冈义一负责训练他们。住冈义一认为,这200多名新兵,胆子太小,而且不够狠,就决定进行活人刺杀训练。
于是,住冈义一提议,把被关在太原工程队的300多名八路军战俘,拉到训练场给日本新兵当活靶子。
住冈义一的提议很快获得了批准。
考虑到一下子把300多名八路军战俘押到训练场,可能会引起反抗,日军就决定,分批将他们押往训练场给日本新兵当活靶子,每一批为20名战俘。
赵培宪是第3批被押到训练场的。
但在被押往训练场之前,赵培宪就敏锐地意识到了不对劲,因为他发现,日军对他们的态度,和之前不太一样,而且被日军带走的战俘,再也没有回来。
赵培宪猜测,他们可能凶多吉少了,想到这,赵培宪就不甘心坐以待毙,他认为,只要有机会,一定要想办法逃跑,哪怕逃跑不成功,也比坐着等死强。
为了避免战俘们反抗,被押往训练场的战俘,都会被日军用绳索捆住双手。但轮到赵培宪时,绳子已经用完了,日军没有在意,而是从死人身上扯下了一段浸了鲜血的布条,把赵培宪的双手反捆在身后。
日军捆完后,赵培宪发现,被鲜血浸湿了布条,捆绑起来没有那么紧实,他一用力,就可以挣脱这个布条的束缚。发现了这一点后,赵培宪心中一喜。
但他没有贸然行动,被押往训练场的路上,赵培宪一直在观察逃跑的路线,他发现,日军只围住了训练场的三个方向,其中有一个方向,连一个日军都没有。
期间,赵培宪还听到了训练场传来的惨叫声,那是日本教官住冈义一在指导新兵们进行活人刺杀,但日本新兵往往无法一击致命。许多战俘,一般都会被新兵捅了几刀甚至十几刀,这才慢慢没了呼吸,死亡其实并不可怕,等待死亡的过程才是最煎熬的。
被押到训练场的战俘,大部分都是在绝望和痛苦中慢慢死去的,赵培宪远远地就看到了指挥新兵进行活人刺杀的日本教官住冈义一,他忘不了这个魔鬼。
快到训练场的时候,赵培宪挣脱束缚,并一把推开了日军,接着就快速朝没有日军的方向跑了过去。由于训练场都是新兵,为了避免误伤,枪里就没有填装子弹,等他们反应过来时,赵培宪已经跑了很远了。
跑着跑着,赵培宪突然停下脚步,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日军没有在这个方向布下兵力了,因为他面前是一道深沟,根本没有路给他逃跑,看着日军越来越近,赵培宪看了一眼深沟,一咬牙,果断跳了下去。
日军认为,赵培宪活不了,加上训练场还有很多战俘可以让他们进行刺杀训练,所以日军就没有追过来。
跳下深沟后,赵培宪的双腿被摔断了,伤势很重,后来,他在附近一个农民的帮助下,顺利回到了八路军驻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赵培宪伤好如初。
抗战胜利后,组织新兵进行活人刺杀训练的日本教官住冈义一,投靠了阎锡山。太原战役中,住冈义一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我军就对他进行审判。
正在云南工作的赵培宪知道后,第一时间来到了太原指控住冈义一的杀人罪行,但因为只有人证,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这个杀人恶魔,只被判处11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