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正在接受改造的溥仪听到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突然撕开棉衣,取出一物件说:“这是我从紫禁城偷出来的,现在自愿交给政府。”看守拿过来一看,当下傻眼了……
原来溥仪交出的是一块大名鼎鼎的印章。
这可让看守又惊又吓,急忙忙跑去请示自己的上级。
上级听闻溥仪疑似拿出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也赶忙跑来,甚至直接叫来了整个营地级别最高的官员。
等到人齐了,看守这才让溥仪再度拿出那件宝贝,众人看着这件宝贝,都有些傻眼。
无他,在场的几个都是泥腿子出身,只知道这肯定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但是宝贝在哪,那不知道。
溥仪看出众人的无措,立刻介绍这块儿宝贝,这是乾隆用过的章,小巧方便携带,才被他拿着一同出宫的。
恰好此时晚到的政委进来,听到溥仪说这是乾隆的章。
立刻惊呼:“我要请示上级。”说着刚进屋还在喘着热气的他立刻转头跑去了电报站,要给北京方面发去信息。
营地的负责人一看最有文化的政委都这反应,就小心的收下了溥仪献出的这件宝贝。
并告诉溥仪:“你的贡献政府明白,你的心愿政府也明白,好好改造,不要辜负政府的期望。”
溥仪点点头,也算放下了一桩心事,跟着看守再度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溥仪交出的是块儿什么章呢?能引起那么高的重视。
今天在去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时候,你会在展览区看到三块儿黄色的印章盖在那里,这三块儿印章还用看似同样材质的链子链接在了一起。
这就是1950年溥仪所贡献给国家的宝物——田黄石三联章。
这三枚印章可不简单,他是有清一代的清高宗乾隆帝经常带在身上的印章,几乎可以说是满清皇权的象征了。
而且不说这三枚印章的象征,单说印章的材质,都能看出这件宝贝的与众不同。
它的材质是由珍贵的田黄石材制成的,这种石材只有在福建福州一个地方存在,而且产量极少,基本上只能靠运气才能发现一块儿。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产量如此稀少的田黄石自然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古代就有一句关于田黄石的谚语,那就是“一两田黄三两金”。
足见田黄石的珍贵,可以说普通人拿到一件田黄,那基本就可以说是发了。
但田黄石这一石材在古代就已经开采殆尽,今天来讲,田黄怕不是已经到有价无市的地步了。
而乾隆帝的这件田黄三链章,已经不仅仅只有材质的珍贵了,更承载了文化方面的极高价值,已经可以称得上无价之宝的存在。
难怪政委一听就立刻跑去向中央汇报情况了。
溥仪交出这件田黄石联章,可以说是彻底放下了过往,准备走向新生。
毕竟前面提到,这件宝贝基本等同于满清皇权的象征,当溥仪彻底死了做皇帝的心,也就心甘情愿交出这件珍贵的田黄三链章了。
中央得知此事后对此颇为欣喜,毕竟面对身为末代皇帝的溥仪的改造,我国也有些一筹莫展。
但此时溥仪主动交出作为皇帝的凭证,无疑是对过往皇帝生涯的一个告别,那对溥仪的改造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毕竟对于这些封建遗留人员的改造,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所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
如今溥仪这个曾经最大的封建头子,主动愿意接受改造,自然会形成表率的作用。
当溥仪改造完成,相信针对其他的封建顽固分子的改造也能顺利进行。
中央还特意与溥仪进行了讲话,告诉溥仪只要认真接受改造,就会有融入新社会的那天到来的。
待到1959年,溥仪被大赦,当他走出住了近十年的战犯管理所,还恍如做梦一般。
这时溥仪想起了当年和中央的对话,中央说过会有重新融入社会的那天,果然成真了。
回到新社会以后,溥仪认真工作,甚至还娶妻生子了,直到1966年,溥仪因病去世,结束了自己荒唐而又精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