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年,74岁的白居易感染风寒,于是把妻妾们叫到床前:“我年事已高,你们都出府嫁人去吧!”32人都哭着离开了,只有15岁的樊素不肯离开。
樊素跪在地上一直不停地磕头,不一会儿额头上便红肿一片,白居易看着痛哭流涕的樊素心中也很是心疼、纠结。
“阿素,你这是何苦呢?你现在还年轻,才15岁,我已经大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你又何必跟着我,找个好人家嫁了,过平凡安稳的生活吧!”
听到白居易的话,樊素哭的更厉害了,浑身颤抖,看起来十分狼狈和可怜,到底是跟了自己许久,白居易也实在不忍心看樊素这般模样,叹了口气还是选择了妥协。
“阿素,既然你不愿意走,我也不强求,你便留在府中吧!”
樊素听到此话喜出望外,一下子扑在白居易的病榻之上,对着白居易嚎啕大哭,白居易只能强撑着力气拍了拍樊素的后背,希望能够给她一点安抚。
实际上樊素根本不是白居易的小妾,白居易曾在府中“豢养”了很多年轻的女孩子,年龄大概都是在十岁左右,那些女孩子生活拮据,大多数都是被父母卖了,等待她们的将是未知的命运。
白居易觉得这些女孩儿们都十分可怜,于是便起了恻隐之心,将那些女孩儿买到自己府中,寻常人家都会将这些女孩儿作为仆人使唤,但是白居易不同。
他会专门请一些教导老师让这些女孩儿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将她们培养成一个一个出色的才女。
对于那些女孩儿而言,白居易的出现就是她们生活当中的一抹光亮,其中樊素便是那些女孩儿当中之一,樊素对于白居易十分感激,再加上他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樊素早就将白居易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加上樊素在内的那一批家妓整整有33个,并非是完全出于贪图享乐,实际上“豢养”这些家妓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那些女孩儿们确实可怜,白居易不忍心看着她们风餐露宿。一方面则是因为白居易心中有一个无法忘记的白月光,心中难以释怀,希望这些女子能够为自己解闷。
白居易虽然娶了妻子,但是妻子并非是白居易心爱之人,即便二人婚后相敬如宾、琴瑟和鸣,白居易依旧很难从自己的第一份感情中走出,那么白居易的白月光到底是谁呢?
事情还要从白居易全家搬往符离说起,当时白居易居住的地方有一邻居,邻居家有一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儿名叫湘灵,初见湘灵的时候,她才八九岁左右的年纪。
湘灵没有小伙伴,白居易去了之后就成为了湘灵的玩伴,她时常跟在白居易的屁股后面哥哥长、哥哥短,白居易和湘灵感情很深厚。
二人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青梅竹马,后来随着二人年龄渐渐长大,她们之间的情谊也渐渐演变成了爱情,不过这个时候,白居易的母亲却从中多次阻挠。
白母认为湘灵是小门小户的女孩儿,配不上自己的儿子,死活不同意二人在一起,不过白居易却偷偷发誓等自己高中一定迎娶湘灵,可高中之后,白母又以死相逼,最终二人分道扬镳。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首《长恨歌》虽然写的是杨贵妃和唐明皇,实际上却是白居易对湘灵的思念,是遗憾、也是追忆……
湘灵成为了白居易心中永久的痛,一直无法释怀,尤其是数年后白居易回符离想再见湘灵一面,却被告知湘灵几年前便去世了。
至此白居易彻底心死,又恰逢自己被贬职成为江州司马,白居易郁结于心,心情很低落,久而久之,白居易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意外感染风寒之后,白居易更是直接瘫倒在了床上。
或许是知晓自己命不久矣,白居易便想着给府中的家妓们一些银钱让她们离开自己重新嫁人安稳度日,33位家妓当中32位都选择拿了钱离开,只有樊素死活不肯离开,坚持守在白居易身边。
公元846年,白居易因病去世,终年74岁,而至始至终,樊素都一直陪伴在白居易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