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美国专家及国际观察人士指出,在中美关税战中,尽管双方均面临挑战,但中国凭借其经济韧性、战略调整及全球化布局,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最终可能成为这场博弈的赢家。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结构性优势
出口多元化与市场拓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化与东盟、金砖国家等合作,有效分散了对美依赖。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7.2%,占外贸总额的51%,同时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中国智造”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广交会订单量同比增长25%。中国对美出口已不再是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转而通过多边合作实现贸易重构。
内需驱动与“双循环”战略:中国依托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通过扩大内需降低对外部依赖。2024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降至2.2%,经济抗风险能力增强。此外,财政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例如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领先,进一步巩固了经济韧性。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反噬效应
消费者与企业负担加重: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导致普通家庭年均开支增加,部分商品价格翻倍,而相当比例的关税清单商品为美企在华生产的零部件,直接推高美国制造业成本。芝加哥大学研究显示,大部分关税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供应链紊乱与就业流失:关税导致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暴跌,零部件短缺迫使部分地区工人停工。美国商会测算,关税增幅会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此外,企业为规避关税采取转口贸易,反而加剧监管成本。
中国应对策略的全局性优势
精准反制与金融布局:中国采取对等关税回应,同时抛售美债,并通过发行人民币国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削弱美元霸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量同比大幅增长,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技术自主与产业升级: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比较高,并通过政策扶持突破技术封锁。例如,华为在美制裁下仍保持增长,拓展至云计算等新市场。中国或将成为关税大战的赢家财经[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