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同志生前非常勤俭节约,去世以后墓地也十分简朴,他与夫人一起合葬于八宝山公墓,墓地看上去非常小,与普通公墓没有区别,周围环境清新幽静,郁郁葱葱。 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6日生在山西定襄县蒋村。那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家里靠他爹在小学教书的微薄工资过活。1922年,他小学毕业,考进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那时候五四运动刚过去没几年,新思想像风一样吹进学校,他读着书本里夹杂的马列主义,脑子里开始冒出革命的火花。1925年,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成共产党员,从此跟平静的读书生活说拜拜,跳进了革命的深水区。 1927年,蒋介石搞反革命政变,全国一片白色恐怖。薄一波在山西地下活动,组织秘密工作,忙得脚不沾地。1929到1931年,他跑去北平、天津、唐山做兵运工作,鼓动士兵支持革命。结果1931年在北平被捕,关了五年牢。那五年日子不好过,但他硬是咬牙挺下来,没低过头。1936年出狱后,他回太原当了中共山西公开工委书记,带着大家继续干革命。 抗日战争一打响,薄一波直接上了前线。1937年8月,他搞了个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自己当第一总队政委,带着队伍配合八路军打鬼子。1945年,他进了中共七大中央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了北京,干过财政部长等大活儿,为国家经济建设出了不少力。桌子上的文件堆成山,他经常加班到半夜,累得够呛也不喊苦。 退休后,他也没闲着,钻研党史,把自己经历的事儿整理出来,写成书。他的文章和资料特别实在,成了研究中国革命史的宝贝。2007年1月15日,他在北京家里因病去世,活了99岁。那天北京下着小雪,他走得很安静,像完成了一场长跑。 说到薄一波,勤俭节约真是他身上甩不掉的标签。别看他当过大官,生活却简单得不行。他住的北京四合院,家具旧得掉漆,桌上就一壶茶几页纸,衣服也是洗得发白的灰布衫。他常说,共产党人不是来享福的,是来干活的。这话他不是光说说,身体力行了一辈子。 他家里人也被他带着这么过,没啥奢华讲究。哪怕到了晚年,他也没想着给自己弄点舒服享受。2007年去世前,他特意交代,墓地别搞花里胡哨的,跟夫人合葬在八宝山公墓就行,要跟普通人一样。这不是随便说说,他真就这么干了。他这辈子攒下的不是钱,是精神,留给后人去琢磨。 薄一波的墓地在八宝山公墓,找起来一点不费劲,因为压根儿不起眼。墓碑是灰花岗岩做的,半米高,刻着他和夫人的名字、生卒年月,没多余的花样。墓地小得跟普通公墓没两样,周围松柏挺立,野花点缀,空气清新,安静得让人心里一沉。春天的风吹过来,松树影子晃悠,挺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每年清明节,八宝山人不少,有人捧着花来看他。有老有少,有的放下菊花,有的擦擦墓碑,挺多人慕名前来。他诞辰纪念日那天,来的人更多,花摆了一地,香味飘得老远。墓旁有个木牌,写着他的生平,字迹有点模糊,但还能看清。这墓地虽小,却老有人惦记,不是因为它豪华,而是因为薄一波这名字的分量。 他挑这么个朴素地方安葬,跟他一辈子勤俭节约的作风完全搭得上。他没要大排场,就是想告诉大家,共产主义者干了一辈子,图的不是自己舒服,是人民过得好。这墓地虽不起眼,却像个无声的课堂,提醒后人别忘了初心。 薄一波这辈子,真算得上从头干到尾。早年在山西搞地下工作,那时候国民党抓人抓得狠,他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到处跑。后来抗战打起来,他带着决死队上战场,跟八路军一块儿对付日本鬼子。新中国成立后,他转战经济战线,管财政、搞建设,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少。他这人就这样,不管啥时候,干活儿都拼。 退休后,他也没歇着,研究党史,把自己知道的写下来。他特在意中共早期的历史,总想把那段事儿留给后人看清楚。他的书不花哨,但实打实,都是干货。2007年去世后,他留下的不光是墓地,还有这些精神财富。他的故事听着接地气,但细想又有深度,挺值得咂摸。 薄一波走了,但他留下的东西没散。他的勤俭节约不是装样子,是真心觉得共产党人就该这么活。他的墓地小而简朴,跟他生前的作风一脉相承。这不是随便选的,是他故意留给后人看的。他用99年的时间,告诉大家,干革命、搞建设,不是为了自己捞好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薄一波同志生前非常勤俭节约,去世以后墓地也十分简朴,他与夫人一起合葬于八宝山公墓
墨舞风华姿
2025-04-20 22:57: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