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元宵节,哈工大预科班学生孙家栋发现食堂有红烧肉。一时嘴馋的他,决定吃了红烧肉再回家。而这碗红烧肉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会儿,孙家栋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的一名学生,正琢磨着去姐姐家蹭顿元宵呢。这哥们儿,1929年出生于辽宁,小时候因为是个左撇子,在学校里没少受排挤。但他硬是通过苦练,把右手写字练得那叫一个溜,最后成功考进了哈工大汽车工程专业。可谁能想到,这天的晚饭,成了他人生的大戏开场。 学校食堂那天整了碗红烧肉,香气直冲鼻子。孙家栋一看,这哪忍得住啊,心想先吃了再去姐姐家也不迟。可巧不巧,就在这当口,一消息砸了过来:人民解放军要从学员里挑空军兵,现场就能报名!孙家栋一听,筷子一撂,申请表“唰唰”就填好了。申请那叫一个顺利,当晚他就坐着火车,直奔航空学校去了。在航空学校那会儿,孙家栋俄语溜得跟母语似的,直接给苏联教官当起了翻译官,还抽空猛啃航空知识。1951年,他凭真本事通过了超难选拔考试,喜提去苏联深造的机会。在苏联那几年,他军事设计方面的经验攒得满满的。1958年回国,刚好碰上苏联撤走专家,孙家栋二话不说,扛起了国防部军事设计的大旗。 到了1967年,大名鼎鼎的钱学森大佬钦点孙家栋,让他来挑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大梁。孙家栋那是相当靠谱,严谨又拼命,终于让卫星在1970年4月一飞冲天。之后,他继续带领大家伙儿,搞了不少航天大项目,连21世纪的嫦娥探月工程都有他的身影,为中国航天事业挣足了面子。 孙家栋这辈子跟航天事业那是死磕到底了,他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造中国的‘星星’。”他荣誉等身,什么“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都收入囊中。从年轻时的一碗红烧肉开始,他就用一辈子证明了啥叫爱国奉献。
1950年元宵节,哈工大预科班学生孙家栋发现食堂有红烧肉。一时嘴馋的他,决定吃了
岁月如歌的旋律
2025-04-19 17:13:06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