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了,真的不打了,特朗普喊话中国:尽快结束这场贸易战

环球新动向 2025-04-19 11:28:18

2025年4月18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气氛悄然改变。那个曾高举“美国优先”大旗、将关税当作战斧挥向中国的特朗普,终于松了口。 他亲口表示:“我不想再加关税了。”一句话,折射的不仅是政策立场的变化,更是形势逼迫下的自我救赎。

回顾过去数月,美国对华发动的关税战愈演愈烈。特朗普试图用重税手段遏制中国制造,却最终陷入“自伤八百”的困局。美国企业、农民首当其冲,消费者叫苦不迭——但特朗普始终嘴硬,坚称这是“为国家利益而忍受的必要阵痛”。 但是在尝过中方一次又一次快准狠的反击之后,曾经那个嘴硬如铁的老特最终还是撑不住了。

看起来,中美贸易战即将迎来大结局,但如今这场贸易战的主动权已经被中方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未来中美贸易战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已经不是特朗普所能决定的了。 由于特朗普不听中方的劝告,执意一步步推高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总税率,所以,中方对外界发布公告称:中国政府决定将美国输华关税的总税率提升到125%。

而同样在4月11日,中国商务部对外表示:中国未来不会再继续陪美国玩无聊的“关税数字游戏”看起来,这次调整关税税率的动作就是中国对美国发起的最后一击。 更重要的是,此时中方早就已经掌握了贸易战的主动权,面对中方接连对美国发动的反击措施,特朗普早就已经没招了,据路透社的报道显示:特朗普在周四的内阁会议上就公开表示“自己希望尽快与中国在贸易领域达成协议,因为他想结束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关税战。

日前美联储主席向白宫发出警告,声称关税政策将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并将使他们背离目标,而且即便如此,美联储也不打算出手救市。 另一方面,美国加州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在已经由州长纽森带头,起诉特朗普政府。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特朗普态度的转变,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样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消息人士向彭博社透露了一些内容,指出特朗普正在对中国下黑手,他希望以关税为筹码,施压各国限制中国贸易。

美国的关税威胁越来越大,加上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减少对国外的依赖,这些都让中国的策略不得不变。以前中国希望通过让步来获得公平对待,但现在发现这样做行不通。 所以,中国决定主动采取行动,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利益,开始用一种“不合作”的态度来应对各种挑战。 这意味着中国不再一味忍让,而是会更加强硬地表达自己的立场,通过自身的行动来争取公平和权益。

中国采取的“不合作”策略,并非单纯的对着干,而是仔细考虑后的战略考量,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没有接受美国提出的“排队谈判”的要求。 美国财政部长曾经公开表示,有七十多个国家等着和美国进行关税谈判,实际上这是美国想要制造紧张气氛,离间各国关系,以此来达到分别击破的目的。这种策略体现了中国不愿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坚持自身节奏的立场。

中国深谙此道,拒绝陷入美国设下的圈套,展现出大国的战略定力。 在经济上,中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反制。比如,美国扬言要对波音公司的产品加税,中国就立即停止接收波音飞机和相关零件。 这个行动直接减少了波音公司的收入,也让他们的股票价格受到影响。同时,这也向美国表明,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美国的技术。 中国这一做法显示了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也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其贸易政策。

为了回应美国,中国也提高了对部分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这是一种对等反制措施,目的是坚定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和生产正在加速,这将逐步打破美国在航空制造业的长期优势地位,促进航空市场的多元化。 C919的崛起,预示着中国在全球航空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寻求多方面的国际合作,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力量。中国政府正式致函多个国家的官员,解释中国的立场,并且着重强调多边合作和各国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的交流和沟通,中国正在努力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共同抵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霸凌行为,以此来削弱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策略。 中国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国家了解并支持自己的立场,从而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面对中国强硬的反击,特朗普政府频繁利用社交媒体发声,试图以此对中国施加压力。 特朗普声称中国“想要达成协议”,却“不知道如何开始”,并表示“我们在等待他们的电话”。 白宫发言人也对外表示,特朗普对于中美两国达成协议持有乐观态度,但前提是中国必须首先做出让步。

这些言论揭示了美国政府真正的想法:希望中国能够主动示弱,并按照美国提出的要求来进行谈判。 不过,美国好像没太重视中国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力量。 关税政策给美国自己也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股市不稳定、东西变贵了,老百姓不满意,公司也觉得关税不好。

可以说,美国的关税政策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国内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让美国自身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实际上也会伤到自己。2024年中美之间的商品买卖总额超过6500亿美元,关税让两国做生意更难,对双方经济都不好。 美国股市下跌,加上对经济可能衰退的担心,都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最终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简言之,不仅是美国海关需要一段休整期来调整、适应新的关税,美国整个从上至下的系统都需要这么一脚刹车。特朗普已经踩了一脚,也就是周三宣布的暂停90天,但美国金融市场接下来两天的“股债汇三杀”,让他发现光踩一脚是不够的,还得再踩一脚。 特朗普毕竟是总统,还是要面子的,所以得其他人来踩——海关的“技术性故障”就来了。 总而言之,中美接下来一段时间将会迎来短暂的“休战期”。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展现出罕见的战略定力。这种定力源于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也来自对国际规则的坚守。 正如中方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所言,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任何单边主义行径都注定失败。当前,中美关税战已进入深水区。美国试图通过“对等关税”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却在实际操作中暴露了政策连贯性不足、执行能力薄弱等问题。

0 阅读:382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