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量仅为中国0.43%,美国造船业的困局与“病急乱投医”!1、蓝色命脉的掌

晓绿聊趣事 2025-04-18 12:24:58

订单量仅为中国 0.43%,美国造船业的困局与 “病急乱投医”!

1、蓝色命脉的掌控者:船舶制造业的战略级意义

 

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当下,海洋成为贸易的黄金通道。据统计,按重量计算,全球约 90% 的贸易通过海上运输,若以价值衡量,这一比例也高达 70%。民用船舶不仅是海上贸易的 “移动货仓”,更是海上能源开发的 “先锋堡垒”,在深海油气开采、岛屿建设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命脉与能源安全。而军用舰艇、潜艇作为海上作战的核心力量,更是构筑起国家安全的海上长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从荣耀之巅到衰退深渊:美国造船业的百年沉浮录

 

美国造船业的传奇始于殖民时代,彼时新英格兰地区的船坞中,一艘艘木质帆船扬帆起航,开启了美国造船的征程。19 世纪上半叶,美国造船业迎来黄金时代,1860 年,其商船总吨位飙升至 550 万吨,超越英国成为全球航运霸主,12 万造船工人的身影遍布各大船厂,占全球造船工人总数的 35%。然而,自 20 世纪起,曾经的辉煌逐渐黯淡。面对新兴造船国家的崛起,美国虽试图凭借关税壁垒、技术封锁等手段力挽狂澜,却始终未能扭转全面衰退的颓势。

 

3、锈迹斑驳的海上堡垒:美国军用船舶的老化困局

 

在维系美国军事霸权与货币霸权的体系中,11 艘现役航母堪称 “中流砥柱”。但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些钢铁巨兽的建造时间轴,却不难发现隐忧。从 1968 年到 2009 年,大部分航母相继开工服役,2000 年后开工的仅有 2 艘。岁月的侵蚀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这些航母和众多军舰渐显老态。老旧的武器装备系统在面对现代化作战需求时力不从心,动力系统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更新换代迫在眉睫。

 

4、天壤之别的产业图景:中美民用造船业的实力悬殊

 

军民造船本为一体两面,军事造船业的衰落如同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迅速波及民用领域。如今的美国民用造船业,宛如一位垂暮老者。每年建造的远洋商船不足 10 艘,与中国超 1000 艘的年产量形成巨大鸿沟。曾经林立的船厂纷纷倒闭,如今美国西海岸仅剩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船厂,冷冷清清的船坞与中国造船基地热火朝天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尽显美国民用造船业的落寞与衰败。

5、饮鸩止渴的疯狂之举: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的荒诞闹剧

 

美东时间 4 月 17 日,一则消息引发轩然大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竟提出,计划对所有停靠美国的中国建造、中国拥有的船只征收费用,妄图以此为衰落的本土造船业 “输血”。不仅如此,其还规划了分阶段限制外国船只天然气运输的举措。这一系列行径,恰似输红了眼的赌徒,将自身困境归咎于他人。美国此举,既暴露了其对中国造船业崛起的恐慌,也折射出对自身衰落的焦虑。

 

然而,这种无理打压终将反噬自身,各国船东已经宣布,不会放弃中国造船,将会重新评估美国航线,减少停靠美国港口,加速美国海运贸易的衰退。美国若想真正走出造船业困境,唯有摒弃遏制思维,正视自身问题,方能寻得破局之路。

0 阅读:14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