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徐峥豪掷200万,在上海徐汇开了家牛肉面馆,一碗面32元,刚开业时徐峥就告

我心凛雨 2025-04-18 11:55:55

当年,徐峥豪掷200万,在上海徐汇开了家牛肉面馆,一碗面32元,刚开业时徐峥就告诉厨师:“牛肉要多放,必须让顾客吃饱吃好。” 2018年的一个秋夜,上海徐汇区一条不起眼的街巷,灯光昏黄,空气中飘着牛肉汤的浓香。一家新开的面馆门口,队伍排了半条街。食客们裹着薄外套,搓着手,嘴里嘀咕:“32块一碗牛肉面,值不值?” 有人挤到窗口,瞥见里面忙碌的身影——穿着白大褂的男人,手脚麻利地端碗上菜,赫然是徐峥,那个拍《泰囧》的导演。 人群炸了锅:“真是他!明星亲自端面,这面得有多好吃?” 这家面馆,名叫“徐氏牛肉面”,是徐峥投资200万的“副业”。开业第一天,徐峥就立下规矩:牛肉要切厚实,汤底熬足八小时,面条必须筋道,32块一碗,绝不让顾客吃亏。 食客们端起碗,热气腾腾,牛肉堆得像小山,汤汁浓郁得能喝两口就暖到心底。一位老食客回忆:“那面,吃一口就知道是用心做的,32块在上海这地儿,简直像白送。”不到半年,面馆门口的队伍从没短过,最火爆时,50米长的队从街头排到街尾。 但这碗面的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折。徐峥的妻子陶虹曾站在店里,皱着眉,看着一盘盘堆满牛肉的碗端出去。她忍不住拉住徐峥,低声问:“这么大份量,成本怎么算?不怕亏本?”徐峥只是笑笑,眼睛盯着忙碌的厨房,语气坚定:“亏不了。咱们要的是回头客,不是一锤子买卖。” 这句轻描淡写的话,成了面馆成功的秘诀,也让徐峥在明星餐饮的浪潮中,成了少数的“异类”。 徐峥的面馆火了,圈里的明星们坐不住了。2010年代末,明星开餐厅成了风潮,黄磊、孟非、陈赫、郑恺……一个个名字跳进餐饮市场,带着光环,试图复制徐峥的成功。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泼得他们措手不及。 南京的“黄粱一梦”火锅店,是黄磊和孟非的联手之作。店面装修得像古风画卷,菜品摆盘精致,粉丝们蜂拥而至。可一顿饭吃下来,账单让不少人傻眼:10片牛肉88元,两个人吃到600元还没饱。食客小李在网上吐槽:“冲着黄磊去的,结果感觉被当韭菜割了。” 高昂的定价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两年后,火锅店悄无声息地关了门。 更夸张的是陈赫的“贤合庄”火锅店。2018年开业时,陈赫请来半个娱乐圈站台,网红直播,流量炸裂,单日营业额高达80万。加盟店如雨后春笋,短短一年,加盟费就收了3000万。 可好景不长,顾客发现菜量缩水,价格却涨了。2020年,成都一家店的天花板砸伤顾客,赔偿纠纷闹上热搜。网上评论铺天盖地:“明星店就是割粉丝的,东西贵还不卫生。”如今,“贤合庄”不少分店已人去楼空。 郑恺的“火凤祥”火锅店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1年,郑恺紧跟陈赫,在“贤合庄”旁开了店,想蹭热度。结果刚开业就被曝抄袭品牌,卫生问题接踵而至。网友拍到服务员不洗盘子直接盛菜,甚至回收剩菜再卖。 2023年8月,上海一家分店被查出售卖变质鹅肠,汤底发酸,店内脏乱不堪。11月9日,火锅总店门口,投资人拉起横幅:“火凤祥掌柜郑恺割韭菜诈骗,血本无归。”愤怒的呐喊在街头回荡,郑恺的声明道歉显得苍白无力。 再回到徐峥的面馆。2019年,面馆生意如日中天,年利润据说冲破千万。徐峥偶尔还会亲自上阵,端碗送面,笑呵呵地和食客聊几句。有人问他:“你一个大导演,干嘛这么拼?”他只说:“做生意和拍电影一样,得对得起观众。” 可就在这年冬天,一场风波悄然来袭。一位食客在网上发帖,吐槽88元的猪脚面“分量太少,不值”。帖子迅速发酵,评论区炸开了锅:“徐峥也开始割韭菜了?”“32元的牛肉面是噱头,贵的就不值了?” 舆论像一把刀,悬在徐峥头上。 其实,徐峥的经营之道,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他深知,餐饮业的命脉不在流量,而在口碑。32元的牛肉面,不是噱头,而是他精心算过的“诚意价”。上海徐汇区的物价,普通面馆一碗面动辄40元起步,牛肉更是论片算。 徐峥却反其道而行,压缩利润,用足量牛肉和实惠价格换取回头客。面馆的汤底,每天凌晨开始熬制,牛骨、老姜、八角,慢火八小时,香气能飘半条街。面条选用山东高筋面粉,手工拉制,粗细均匀,咬一口满嘴麦香。 至于那碗88元的猪脚面,争议背后也有隐情。猪脚面是菜单上的“高端款”,选用整块猪脚慢炖,分量虽不如牛肉面夸张,但用料考究,成本不低。 可惜,沟通不足让部分食客误解,舆论风波由此而起。面对质疑,徐峥没有急于发声明,而是调整了猪脚面的分量,88元的定价也降到68元。风波渐渐平息,面馆的队伍又排了起来。 徐峥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的洞察。而“黄粱一梦”“贤合庄”“火凤祥”的失败,则暴露出明星餐饮的通病:过度依赖名气,忽视产品本身。 夜幕降临,徐汇街头,面馆的灯还亮着。食客们端着热腾腾的碗,笑声在雾气中散开。徐峥站在柜台后,默默看着这一切。那碗面的香气,依旧飘了很远。

0 阅读:579
我心凛雨

我心凛雨

一腔热血 骨子里带着点隐隐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