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元朝皇帝中比较英明仁爱的皇帝,他死后庙号“仁”,也可见他的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18 09:14:29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元朝皇帝中比较英明仁爱的皇帝,他死后庙号“仁”,也可见他的不凡。他在当政期间,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恢复科举制度,给汉人带来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但是因为传位问题,也引发后世的元朝皇室围绕皇位的残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元朝建立后,是否举行科举考试,从忽必烈时候就开始讨论了。但是此后经过了元成宗、元武宗几代皇帝,却都没有落地。没有落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样做会伤及上层统治者们的利益。他们在战场上建立战功,获得分封后,就希望子子孙孙能够把这些既得利益传下去。一旦按照汉儒的传统进行科举考试,肯定会有大量汉人知识分子涌入官场,毕竟无论从人口比例,还是汉人对儒学的熟知程度来说,蒙古人、色目人都是比不过的。科举延续下去,蒙古人和色目人就很难保持统治地位了。所以,为了维护元朝的等级制度,科举考试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但是这样一来,势必激化国内矛盾,增强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的反抗情绪,不利于元朝统治。爱育黎拔力八达少年时期就跟着名儒李孟学习儒家典籍,后来当皇太子的时候,又跟从名儒王约学习,因此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这也为他当皇帝后兴儒学,恢复科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上台后,之所以恢复科举,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清理他的哥哥元武宗在朝中的势力。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俩通过协同战斗,获得了皇位继承权,哥哥海山当皇帝,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掌管中书省和枢密院,帝相矛盾由此产生。元武宗为了加强集权,另设尚书省作为新的中枢机构,并任用了大量自己的亲信,从而绕开了弟弟。因此元仁宗上台后,为了打击哥哥的势力,消除哥哥的影响,于是不但撤销了尚书省,而且还力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打造自己的执政团队。这也是元仁宗兴科举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了,元仁宗的科举考试是不彻底的,名额按照四等人划分。汉人和南人人口比例大,但是名额并不比蒙古人色目人多,这也是元仁宗确保蒙古人色目人统治地位的一种做法。

元武宗和元仁宗当初曾约定皇位“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元武宗把皇位传给了元仁宗,但元仁宗由于受汉文化影响,也是因为私心作祟,并没有传位给元武宗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儿子。而这也引发了此后元朝皇室内部为了争夺皇位,互相之间的残杀。不得不说,这也是因为元仁宗汉化不彻底,科举考试不彻底,没有建立牢固而有效的汉人政治机制的缘故。

0 阅读:36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