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

琉璃映月痕 2025-04-18 00:46:25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不能简单对比,两国的高速收费模式压根不一样。 咱中国的高速,走的是“借钱修路,收费还贷”的路子,全国17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有90%都是靠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建起来的。 2022年的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公路累计债务超过16万亿元,每年光还利息就得几千亿,这就好比家里贷款买了套大房子,每月都得还月供,自然看着“亏空”大。 美国高速看似不收费,其实钱早就在油费里“藏”着了,人家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建洲际公路网,当时主要靠燃油税和财政拨款,司机加的每升油里,有30%左右都算“高速使用费”,而且美国油价里包含的税费比咱高得多。 再加上美国高速建设早,很多路段早就还清了成本,现在主要靠维护费,支出自然少。 但咱不一样,这十几年咱国家一直在“补课”,西部山区修桥挖隧道,成本比平原高好几倍,2023年新增的高速公路还有1万多公里,这些新路都还在“还贷期”,相当于一边还旧账,一边添新债,看着亏空大,其实是把未来的发展提前扛在了肩上。 收费方式上,咱中国更“明明白白”,上高速拿卡,下高速交钱,跑多远花多少钱,开私家车的、跑运输的,各付各的钱,谁用谁承担。 美国则是“全民平摊”,不管你开不开车,交的税里都有高速的份,开得多的和开得少的没啥区别,反而对经常跑长途的卡车司机更划算,对很少上高速的普通人来说,其实有点“隐性吃亏”。 现在咱的高速收费也在慢慢变灵活,比如ETC不停车收费,货车按轴收费,还有不少省份对新能源汽车有优惠。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也许会有更智能的收费方式,比如按行驶里程精准扣费,或者用税收、专项债等多种方式分担成本。 说到底,两国高速的“亏”与“盈”,藏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算账方式。 咱的高速还在“生长期”,就像家里供孩子读书,前期投入大,看着花钱多,但等孩子长大了,回报自然来。美国的高速已经“成熟期”,就像供完了大学生,开始吃“老本”。 两种模式没有绝对的好坏,适合自己的发展阶段,让老百姓明明白白花钱、实实在在受益,就是好制度。

0 阅读:14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