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李时雨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李时雨先在东北军潜伏,后来打入天津高等法院担任检察官。在这期间,李时雨利用自己明面上的身份,为我党采购了包括电台在内的许多物资。
1939年,汪精卫邀请李时雨为他办事。
如果是别人,恐怕早就拒绝了,但身为红色特工的李时雨意识到,这是一个打入日伪内部的好机会,他可不能错过。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李时雨没有马上答应,犹豫了几天后,这才答应了汪精卫的邀请。
随后,李时雨动身前往南京,到了南京,汪精卫亲自见了他,请他出任立法委员。立法院的院长名叫陈公博,他正忙着打击抗日军民,根本没时间处理汪伪政府的事情,他就把这些事情全部交给李时雨处理。
李时雨把这些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陈公博见他能力如此出色,也是愈发器重他,李时雨得以接触到大量有用情报。这些情报中,很多都是对付新四军的,毕竟当时新四军根据地就在南京的眼皮底下。
每次收集到关于日伪军对付新四军的行动计划,李时雨总是第一时间送给新四军,这些情报,多次帮新四军化险为夷,李时雨还多次给新四军送物资。陈毅对李时雨的评价很高,说李时雨一个人可以顶一个师。
那时候的南京,除了有地下党员,还有军统、中统的特工,他们积极拉拢在汪伪政府任职的汉奸,以此获取情报。军统的余祥琴在拉拢汉奸时,偶然注意到了李时雨,他发现,李时雨在汪伪政府的职务很高,陈公博很信任他,余祥琴就想拉拢他加入军统。
李时雨认为,现在虽然是国共合作抗日,但国民党一直想着对付我党,将来两党必有一战,为了搜集国民党方面的情报,李时雨答应了余祥琴的邀请。
成功拉拢李时雨加入军统,余祥琴也很高兴,还专门给戴笠发了电报,向他说了这件事情。
从此以后,李时雨收集到情报后,也会有选择地挑一部分交给军统,协助国民党抗日。
即便如此,李时雨送出的这些情报也是汪伪内部的核心机密,军统的其他人根本接触不到,戴笠见李时雨居然能打探到这么机密的情报,也是越来越器重他。
1941年,陈公博被调到了上海兼任伪市长。
一上任,陈公博就把李时雨调到上海,让他兼任保安司令部秘书处处长、伪警察局司法处处长等职务。
在上海,陈公博多次放权给李时雨,甚至李时雨还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汪伪政府的许多汉奸都知道李时雨能力出众,纷纷携带重礼上门,只为了巴结他。
1944年,汪精卫死后,陈公博被调到了南京担任伪国民政府主席,伪上海市市长由周佛海担任。
周佛海上任后,就把陈公博留在上海的人全部调走或弃用,唯独留下了李时雨。陈公博知道后,顿时不干了,因为他还兼任着南京伪政府行政院院长一职,需要像李时雨这样的得力干将帮他处理事务。
谁知周佛海说什么也不让李时雨离开上海,他给了李时雨很大的权力,李时雨有什么条件,他都可以满足他。李时雨见状,就留在上海,他的官越做越大。
与此同时,戴笠见李时雨在汪伪政府的职务越来越高了,而且李时雨给军统提供的情报越来越多,也是很高兴,他直接授予了李时雨军统少将军衔,以此表彰李时雨为“党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李时雨看着自己在汪伪、军统的职务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也有些心慌,就把自己的担忧汇报上去,党组织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鼓励李时雨大胆往上爬,不要有任何顾虑,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情报。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时雨摇身一变,成了军统的重要人物,在一次军统内部会议上,戴笠当众称赞李时雨:“李时雨先生,余祥琴多次向我举荐,说你很有能力,很了不起啊,为党国做了很多贡献。”
从那以后,李时雨成了戴笠的嫡系,戴笠对他十分器重,有人比较眼红,他们就说李时雨“通共”。
在国民党内部,“通共”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即便是一些国民党高官,一旦和这两个字扯上关系,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戴笠知道,这是别人眼红李时雨,凭空捏造出来的,但他还是调查了李时雨早年的经历。
戴笠问了北平警备司令部的李国章,不过李国章也是地下党,他说,李时雨是忠于党国的,不可能是地下党,即便有什么不当之处,也是为了迷惑敌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戴笠认为李国章说的很有道理。
回去后,戴笠就对外说:“我了解李时雨,李时雨是我信任的人,他不可能是地下党!”
戴笠都这样说了,其他特务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1946年3月,戴笠乘坐的飞机坠落,戴笠死了。
戴笠死后,由毛人凤接管军统,毛人凤对戴笠极为不满,一上任,他就把戴笠的亲信全部打压,有的还被他以各种罪名逮捕入狱。毛人凤认为,李时雨也是戴笠的亲信,他看不惯戴笠器重的人,就把他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