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前后有好几位秘书,胡乔木官至副国级,田家英自缢身亡,叶子龙被牵连却有惊无险,周小舟服药自尽。张玉凤退休上岸、李讷她母亲服刑自杀、陈伯达服刑。 田家英,192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普通家庭。田家英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经济进一步陷入困境。从那时起,田家英便依靠哥哥嫂嫂的资助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9岁时,田家英被迫辍学,开始在药店帮忙。然而,虽然他无法继续接受正规教育,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 在朋友父亲徐昌文的支持下,田家英开始接触大量的经典书籍,弥补自己的学业空白。12岁时,他首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从此决定以写作为职业。 抗日战争爆发时,年仅15岁的田家英毅然踏上了前往延安的旅程,怀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向往。他在延安的陕北公学和马列学院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业成绩优异。 16岁时,田家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凭借其在学术和理论上的扎实功底,田家英逐渐得到了领导层的关注。毛主席便是在他撰写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中注意到他的才华。此后,毛主席主动与他见面,并且经常交流,二人关系深厚,成为忘年交。 在毛主席的提携下,田家英的事业蒸蒸日上。24岁时,毛主席邀请他担任毛岸英的历史老师。在与毛岸英的交流中,田家英不仅传授了文史知识,还与毛岸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田家英的成就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1948年,田家英成为毛主席的秘书,年仅26岁,迅速成为政坛的年轻新星。在担任毛主席秘书期间,田家英展现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处理了大量重要事务,成为毛主席身边的重要人物。 1965年11月,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毛主席对该剧的态度在随后的讲话中不断提及,田家英负责整理毛主席讲话时认为其中的一段与会议主题无关,于是删除了该内容。 这一举动被陈伯等人达视为大错,他们指责田家英篡改毛主席的著作。此举迅速引发了政治风波,中央决定成立专案组,展开对田家英的调查。 1966年5月22日,田家英正居住在中南海永福堂的公寓兼办公室里。这一天,安子文、戚本禹和王力等人前来传达停职决定,并要求他交出所有文件,搬离中南海。田家英被迫交接了自己负责的工作,戚本禹接替了他的秘书职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田家英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激动,他选择继续呆在自己的住所。此时,他开始整理文件。田家英的妻子曾来到永福堂,协助他整理一些文件,并在这个过程中安慰了他。然而,田家英似乎未曾释怀,依旧陷入深深的沉思与反省。 5月23日,朱德的秘书何均偶然经过永福堂,并听说了田家英被停职的消息。何均与田家英有着较长时间的交情,得知这个情况后,他决定去看望一下老朋友。当他到达永福堂时,田家英大部分时间处于沉默之中,似乎并没有什么言语交流。 唯一让何均印象深刻的是田家英那句“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给何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当时并未过多思考其中的含义。何均陪伴了田家英很久,直到中午,他才起身离开,安慰田家英并告别。 然而,午餐时间到了,田家英的专职公务人员陈义国准备了饭菜,却始终没有看到田家英前来吃饭。于是,陈义国开始四处寻找田家英,并请求其他人帮忙寻找。 在寻找过程中,有人注意到书房内似乎有些动静,于是大家赶到书房,发现门被从里面反锁。经过一番努力,门终于被打开。当大家进入房间后,他们在屏风后面发现了已经上吊的田家英。 田家英的死因很快被认定为自杀,而他年仅44岁。此时,田家英已经离开了人世,没人敢触动遗体,只能将这一发现报告给汪东兴。汪东兴安排专人取下了田家英的遗体。 事后有人推测,田家英在与何均交谈时,已经有了轻生的念头。那句“士可杀不可辱”似乎意味着田家英在深受侮辱的情况下,决定用生命来为自己证明清白。
毛主席前后有好几位秘书,胡乔木官至副国级,田家英自缢身亡,叶子龙被牵连却有惊无险
墟史往事
2025-04-17 14:12:14
0
阅读:152